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1篇
管理学   1篇
丛书文集   2篇
综合类   7篇
社会学   3篇
统计学   7篇
  2012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企业微观经济管理中的统计改革,主要就是要解决三个方面的问题,第一是统计“为谁做”的问题;第二是统计“做什么”的问题;第三是统计“怎么做”的问题。这三个方  相似文献   
2.
从总体上讲,我国现有的统计系统基本上是在计划经济的基础上建立起来并直接沿袭下来的,它继承了计划经济体制下原有统计系统的基本模式,保留了计划经济体制下原有统计系统的全部特征。随着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终结和新的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现有的这一套统计系统已经越来越跟不上形势的发展,越来越不能适应和满足市场经济的需  相似文献   
3.
在经济学的基本模型中,消费者和厂商企业都被假定为是具有理性的行为主体。对消费者而言,他们总是追求最大效用;对厂商企业而言,他们总是追求最大限度的利润和最大限度的股票市场价值。也就是说,无论是个人还是组织(特别是以赢利为目的的厂商企业),都是为利益所驱使,都是以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为目的  相似文献   
4.
长期以来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始终是政府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在一系列的政策措施下 ,的确也取得了相当大的成绩 ,但总体效果并不令人满意 ,特别是不发达地区与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不仅没有缩小 ,而且还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这当中反映出一些带有普遍性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 ,结合江苏的实际情况 ,提出了一些原则性的政策建议 ,在此基础上 ,进而提出了从区域互动协调到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基本设想。  相似文献   
5.
公共关系学基本假设与思想内核浅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任何一门科学理论都少不了基本的假设和基本的思想内核。公共关系学当然也不会例外。基本假设是科学理论得以成立的前提,它提供了一个思想和分析的起点;思想内核是科学理论得以存在的基础,它构成了科学理论的框架。全部公共关系学的理论与实践就是在一定的基本假设前提下,围绕着一定的思想内核不断完善和发展起来的。本文拟就公共关系的基本假设,思想内核及其生成条件作一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6.
公共关系和 CIS(企业形象识别系统)传入我国的时间都不是很长,差不多是80年代以后的事情,但其发展和蔓延的速度却相当惊人。今天的中国公众对公共关系和 CIS 再也不会感到陌生,今天的中国企业也已经越来越多地认识到公共关系和CIS 对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意义。当  相似文献   
7.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实现整体利益最大化目标的一种手段和过程。在这样一个过程中 ,作为区域利益的总代表 ,各区域政府的行为逻辑肯定是利己而非利他的 ,因此 ,尽管各区域政府的自协调也是协调机制的一部分 ,但往往无法实现整体利益的最大 ,甚至连个体利益的最大也无法实现。中央政府的目标函数是整体利益最大化 ,其战略选择可能是梯度发展 ,也可能是平衡发展。但这不取决于主观意志而取决于客观条件。理性的选择肯定是把边际投资回报率高的地区和行业作为投资的重点。由于这并不是一个“0 - 1”分布的问题 ,所以 ,随着发达地区边际投资回报率的递减和不发达地区边际投资回报率的递增 ,中央政府应该逐渐减少对发达地区的投资和增加对不发达地区的投资 ,最终过渡到把投资重点完全转移到不发达地区 ,实现由梯度发展战略到平衡发展战略的转移。  相似文献   
8.
网络经济的实质是知识经济.网络技术改变着企业管理的环境,创造了一种新的共同工作的方式方法;知识和信息改变着企业管理的理念,拓宽了企业管理的范围和内容.而所有这些都将从根本上影响和改变着未来的企业组织企业组织结构将趋于扁平,企业组织规模将趋向两个极端,企业组织的边界将趋于模糊和虚拟,企业组织的职务设计将趋于团队任务.每一个企业都要做好准备来迎接这样一场企业管理的革命.  相似文献   
9.
一、管理失灵与员工自律问题的提出管理不是万能的,尽管它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即使是十分成功的企业,也会有管理失灵的地方(就象市场也会失灵一样),更不必说管理混乱和失败的企业了。从某种意义上讲,有令不行,有禁不止,消极怠工、故意破坏等等,都可以当作是一种管理失灵。而对于员工如何支配和使用他们的工作之余的时间、以什么样的形象风貌出现在工作之余的其它场合以及员工的个人受好、家庭观念等方面,企业管理更是鞭长莫及、无可奈何(其实这些方面都与员工在企业内的活动和表现有着密切的关系并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员工在企业的…  相似文献   
10.
政府失效指的是政府不能有效地利用政治的、行政的和法律的手段来有效约束和激励政府官员从而导致政府职能的失却或者弱化。几乎所有转轨经济中的国家政府,都存在着比较严重的政府失效问题。政府失效的具体表现,就是把对官员的激励和约束从应有的非经济手段转变成了经济的手段,把对失职的惩处转变成了对尽职的赎买。最为突出的就是国有企业改革中的产权转让。政府失效导致了政府官员对选择国有企业经营者的不负责任,以及被政府官员选择出来的经营者对国有企业经营的不负责任。企图用产权制度改革的方法去解决政府失效的问题肯定不可能得到理想的结果。目前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中积累起来的全部问题,都指向了一个焦点,那就是政治体制的进一步改革。只有完成了这一过程,才能真正地解决国有企业改革的问题,经济体制的改革才有可能顺利进入下一阶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