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1篇
综合类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是:在殷商帝神崇拜的热潮渐次销寂以后,周代文化中人的主题作为历史的淀积与哲学化的产物,经两周特别是战国社会的动荡筛选以后,已日趋明朗。所谓人的主题,自然与欧洲人文时代的人的主题扦格不入。这是一种在礼制规定下以牺牲人的本性为代价而产生的特殊人——祖。姬周代商,神、祖随之易替。原始宗教的内容也由对超自然的信仰对象转而变成超部族血缘界限的信仰对象。周亡秦兴,合理的逻辑进程应是这种畸形变种的人文主题——祖先崇拜在秦宗教中进一步深化弘扬。但是没有,即便在周、秦代际叠合的百余年间也没有!相反,在秦获得独立的国格以后,虽然正处于六国以祭祀祖先为主  相似文献   
2.
不知是文字附会意象,还是意象附会于文字本身,自从公元前二二一年秦国嬴政登基称“始皇”以后,“秦始皇”一词立刻成为历史政治学与词语学领域内引人注目的词条,历史政治学领域内的“秦始皇”不待言矣!“二千年之政,秦政也”。唯词汇学领域内的“秦始皇”令人费解,言及“秦始皇”一词,人们总与“残暴”、“专制”、“滥杀”等一系列带有贬意的词视为近义或同义。似乎“秦始皇”之帝号为嬴政“逐毁先王之法、灭礼仪之官、专任刑罚”等人格的标志是嬴政借此来炫弄淫威。笔者认为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