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3篇
丛书文集   1篇
综合类   1篇
统计学   13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问题的提出 EDP(Environmentally adjusted netdomestic product)是<环境经济综合核算体系(SEEA)>中的标志性指标.它是指经过环境调整的国内生产净值,简称国内生态产出.其核算的基本思路是在现行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中代表人类劳动净产品的指标NDP的基础上,进一步扣除一个国家在核算期内由于经济生产所产生的环境成本,表示在可持续发展的框架内,从经济学意义上将经济活动作为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的一个子系统之后,人类所生产的净产品.在这里环境成本包括两种基本形式:一种是有形消耗,也称"资源耗减";另一种是无形消耗,也称"环境退化".其核算公式如下:  相似文献   
2.
国民经济运行速度的评价就是依据一定的经济理论和定量分析方法,对不同时期国民经济运行速度的合理性做出科学的评判。本文一方面对国民经济运行速度的评价方法本身进行探讨,另一方面,利用本文所设计的方法对我国1979—2003这25年国民经济运行速度的质量状况进行实证分析。一、评价指标的选择本文先在定性分析的基础上,依据一定的经济理论和实践经验在描述国民经济运行速度的众多指标中预选出若干个较为重要的指标;然后再利用定量分析  相似文献   
3.
作为经济发展提质增效的新动能和新引擎,数字经济对构建新发展格局具有重要驱动作用,数字经济赋能新发展格局的研究正成为学界关注的新热点。在分析现有文献的基础上,运用扎根理论方法对数据资料进行三级编码,构建数字经济赋能新发展格局内在机理的理论模型,揭示数字经济赋能新发展格局的微观机制。研究发现,数字经济通过资源赋能、产业赋能、消费赋能、开放赋能4个主范畴,推动我国新发展格局的构建。其研究结论有助于理解数字经济赋能新发展格局的内在机理,并为数字经济赋能新发展格局的现实路径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非金融资产的估价方法主要有市场价格法、生产成本法、净现值法、净租法、使用者成本备抵法等。在对这些方法使用的一般原则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重点对资源资产的估价方法及其每种方法的使用条件和相互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比较分析,以期为资源资产价值评估实践中对评估方法的选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资源租金核算理论与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永瑜 《统计研究》2009,26(5):47-53
 本文在对自然资源价值核算的不同方法予以归纳的基础上,对这些方法得以实施的共同基础—资源租金的核算问题提出了一些不同的观点。认为在联合国等国际组织所发布的《环境经济综合核算体系》(SEEA2003)所推荐的三种资源租金的核算方法中,其中两种“间接”推算法存在理论缺陷,并从理论与实证两个方面进行了论证。  相似文献   
6.
一、问题的提出 自从联合国统计委员会于1993年在其最新修订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简称1993年SNA)中以附属账户的形式颁布了<环境经济综合核算框架>(简称SEEA)之后,我国核算专家就该框架的标志性指标一生态国内产出EDP(Environmentally adjusted net domestic product)的核算理论与方法进行了广泛的研究,也取得了不少有意义的成果.但是,正如有很多科学问题是在"百家争鸣"的过程中逐渐形成共识的一样,EDP核算问题的研究也不例外.近几年来,在统计学界,关于EDP核算问题的争论一直都在进行.本文就EDP核算中的一个较为基础的问题谈一些看法.为了说明问题的方便,这里先给出EDP的核算公式如下:  相似文献   
7.
一、问题的提出在现行各种版本的《统计学原理》教科书中认为,在利用组距式数列计算总体平均数时,根据平均数的定义,应该是用各组的组平均数作为变量值进行加权平均。但是,由于在原始资料未知的情况下,各组的组平均数是无法得到的。因此,在实际操作中,只能用各组的组中值来代替组平均数。但是,这样做是有一个假设条件,即假设各组变量值在组内的分布是均匀的。也就是说,如果变量值在组内的分布是均匀的,则各组的组中值就刚好等于该组的组平均数,因此,用组中值代替组平均数所计算的总体平均数就没有误差;如果变量值在组内的分布是不均匀的,则…  相似文献   
8.
绿色GDP核算理论与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永瑜  郭立平 《统计研究》2010,27(11):77-84
本文在对联合国等国际组织所发布的《综合环境经济核算体系》中所提出的两种绿色GDP的核算路径进行比较研究的基础上,认为在国内生产净值的基础上通过扣减环境成本核算绿色GDP的路径虽然被学术界普遍认可,但有很多问题实际上已经陷入理论困境。因此,本文坚持绿色GDP的实质就是绿色经济GDP的理论观点,认为绿色GDP核算的关键是绿色经济体系的构建与模拟,而非核算方法的变革。本文将经济体系与资源环境置于同一个系统之内,对“绿色经济”模型的构建理论、模拟方法等若干理论与方法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9.
2010年是我国"十一五"规划的最后一年,目前,中央及各级政府部门正在研究制定"十二五"发展规划。由于政府部门的主要规划目标最终是通过各类量化指标来表现的,因此,在政府"五年"规划中  相似文献   
10.
本文论述了深刻理解社会最终产品这一重要指标的一个关键性问题-社会最终产品的相对性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