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1篇
民族学   1篇
丛书文集   1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21篇
社会学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62年   1篇
  1959年   1篇
  193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37 毫秒
1.
1910年2月,汪精卫等革命党人谋炸监国摄政王载沣,这是近代史中一宗引人注目的事件。事情发生之后,由于辗转传闻,“人各一说,不能详也”。至于出事的地点,更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历来有说是银锭桥的,有说是甘水桥或甘水桥南小石板桥的,甚至说是后门桥等。笔者1990年访问北京时,实地作了一番细致的考察,并对事件发生的全部过程及关情况作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和了解。 1907年至1908年间,以孙中山为首的中国同盟会多次起义失败,机关报“民报”也被查封。革命形势的险恶使一部分成员情绪十分沮丧,有的则开始走上极端道路。作为同盟会主要领导人之一的汪精卫,决意杀一虏首,藉炸弹之力,以为  相似文献   
2.
语录     
做学问,不能急于求成,切忌好图名利。做学问,知识要慢慢地积累。《周易》说"学以聚之","聚"就是积累储存的意思,在不断学习的过程中逐渐地积累知识。不要浅尝辄止,得少为足;也不要有皮毛之得,就敷衍成长篇巨文,这害了自己,更害了别人。写文章,要有所为而发,确有所得而发,应该有价值,有较高的乃至永久的价  相似文献   
3.
大学生是国家最宝贵的人才资源,研究生是大学生中的精英群体,在未来的职业发展中应该以过硬的专知识和高尚的道德情操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导师在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有着特殊的优势,也担负着特殊的责任,在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导师要了解掌握研究生的思想状况,严格要求学生遵守道德规范,在教学和科研实践中言传身教、因材施教,培养研究生良好的学风、优良的品质,全面提升研究生的思想政治素质。  相似文献   
4.
老兵于守业     
正许世友在解放战争时期担任华东野战军东线兵团司令员,战功卓著。强将手下无弱兵。他的兵源大都是来自山东的工农子弟兵,于守业就是他手下冲锋陷阵的普通一兵。于守业,原27军80师239团副政委,1976年从石家庄转业到温州任温州师范学院副协理员,1989年离休。如今因为年事已高,患上了不少老年病,隔三差五住院治疗。躺在病床上,当年枪林弹雨消烟弥漫的镜头萦绕在眼前,久久不能离去。  相似文献   
5.
某地反腐倡廉流传着这么一句顺口溜:“抓了我一个,自有后来人。”说的是执法部门惩治腐败,抓了某某人,立刻就有一帮人蜂拥而至。某些当权者递张条子、表表态,亲为下属、熟人开脱;“说客”的直线不通,来个曲线迂回,在各个单位“穿针引线”;执法者也许就碍于情面,自觉不自觉地以情易法、办人情案。于是违法违纪的问题也就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了。 如果说贪污受贿是经济上的腐化,恂私枉法,互相包庇则是政治上的腐败,“以腐治腐”如何行得通?而且,这种现象还造成了腐败现象的恶性循环。今儿你“犯了错误”,我来保保你;明儿他“东窗事发”,将还得拉他一把。如此人帮人沆瀣  相似文献   
6.
“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本文对照《党章》,及其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思考如何加强高校党建工作,提高高校党组织的执政能力,如何增强共产党员的先进性,最大限度地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试图从学习贯彻《党章》入手,促进高校基层党建工作,寻求建立“学习型政党”的实现途径。  相似文献   
7.
此篇文字浅显条畅,与口语相近,惟“媒人去数日”一节,颇有难理解处,曾引起学术界争论,至今尚未得圆满解决。其结症全在“寻遣丞请还,说有兰家女”十字,十字通,则全节自迎刃而解矣。十字之所以难通,非作者故作艰深,实有误字之故。误字未正,而强以求通,必出于曲解而后已。我以此意求之,聊设一说,以请正于读者。“寻遣丞请还”一语,既无主语,“请还”二字亦殊不辞,毕竟遣丞者谁,所请何事,还于何所,全欠分明。按属辞之法,凡省主语者,必其主语已见前文,不俟说明,而读者自可意会者;否则亦须于下文点清,如欧阳修《醉翁亭记》中“醉能同其乐,醒  相似文献   
8.
表兄董朴垞     
正温籍著名历史学家董朴垞(1902—1981)先生今年已是百十六冥诞。近日整理亲友所赠字画,惊喜发现他送我的一副书法弥足珍贵。论辈分,我应该叫他表兄,因我父是他表舅。旧知识分子很讲究礼数,每逢一年一度的新春,他总要率几位弟兄前来  相似文献   
9.
加强师德建设是推动高校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保证。本文针对当前高校师德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机制建设是加强高校师德建设的关键,并从几个方面论述了机制建设的重要性和行之有效的办法。  相似文献   
10.
《中国文化史稿》自面世以来,受到广大读者的欢迎和学界肯定,作为责任编辑,我也和著者一起分享慰藉。回顾成书过程,不禁感慨系之。 1984年4月,我到厦门大学开会,福建师范大学历史系林仲铉老师找到我说,现在师大开设的《中国文化史》课程,用的讲义还是刘慧孙先生60年代初编写的,而且是边写边讲的急就章,即便如此,学生们听得还津津有味,一些兄弟院校也纷纷索要,你们能不能为此出把力呢?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需宏篇巨制,才能涵括。若辟类分卷出版,不免卷帙盈架,一般读者买不起,难达普及目的。我一直在想编一本50万字上下的《中国文化史》专著,一卷在握,便可撮要把握中国文化史的脉络绪承。终因兹事体大,许多对中国历代文化研究功力深厚的学者都望而却步,退而专心搞些“切片”研究。所以当林仲铉老师提出由刘慧孙先生负责这个项目时,我便欣然首肯。刘蕙孙先生是福建师大历史系教授,《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