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5篇
综合类   3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45 毫秒
1
1.
马克思 185 2年 3月 5日给魏德迈的信以完整的成熟的形式系统表述了三个新贡献 ,因而是马克思主义文库中的核心文献和纲领文献 ,是人类思想发展史上的千年华章。然而 ,马克思的这封信却一直遭到人们的三大误读 ,造成了整个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严重混乱 ,导致了社会主义运动的两次历史性、全局性的失误和挫折。正确地把握这封信的背景 ,准确地掌握这封信的要点 ,科学地理解这封信对人类解放的指导意义 ,是深入解读马克思这封信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王荣栓 《东岳论丛》2001,22(5):58-63
空间范畴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范畴,对这个范畴的正确理解和科学认识是把握辩证唯物主义的全部原理和整个体系的理论基础.然而,在我国通行的哲学原理教科书中,由于把空间范畴仅仅理解为物质存在的广延性,理解为物体自身的长、宽、高,造成了空间范畴的一个根本缺陷,引起了它和整个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明显冲突.实际上,空间是物质的结构.  相似文献   
3.
科技创新的哲学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科技创新的过程包括提出问题、构思方案和检验方案等三个阶段。科技创新的方法其实就是提出问题的方法、构思方案的方法和检验方案的方法。任何一项完整的科技创新都必然要经过这三个探索阶段。而科技创新的深化和完善也正是在这种反复探索过程中进行的 ,这种深化就表现为科技创新的完善和提高 ,表现为在形式和内容两个方面的修正、充实、规范化和系统化  相似文献   
4.
空间范畴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范畴 ,对这个范畴的正确理解和科学认识是把握辩证唯物主义的全部原理和整个体系的理论基础。然而 ,在我国通行的哲学原理教科书中 ,由于把空间范畴仅仅理解为物质存在的广延性 ,理解为物体自身的长、宽、高 ,造成了空间范畴的一个根本缺陷 ,引起了它和整个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明显冲突。实际上 ,空间是物质的结构。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主义哲学揭示了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和功能,也就必然蕴涵着社会主义战胜资本主义的竞争战略,马克思的以社会本原论为根本内容的科学的唯物主义是社会主义竞争战略的出发点和根本点;马克思主义的以制度创新为中心内容的革命的英雄主义是社会主义竞争战略的基本方向;马克思的以人的主体性为系统内容的完整的人道主义是社会主义竞争战略的伟大旗帜。由此,抓好一个核心(无产阶级专政)推动两个革命(科技革命和社会革命)就构成了社会主义战胜资本主义的完整的战略体系。  相似文献   
6.
社会建党是马克思主义革命党在社会革命时代为完成党的社会革命的历史使命而进行的执政党建设的新形式,实质是党适应社会革命时代的社会主义建设这一时代主题和历史使命而进行的执政党的先进性建设、执政能力建设和组织结构建设。社会建党的信仰重建主要是重新确立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观和社会主义观,重新确立共产党在执政形势下的全心全意为人民的解放事业和根本利益而奋斗的根本宗旨。  相似文献   
7.
<正> 黑格尔在谈到逻辑学的开端即起点问题时,曾得出结论说:“本原也就是开端,那对于思维是首要的东西,对于思维过程也应当是最初的东西”。这段话同“在科学上是最初的东西,也一定是历史上最初的东西”这句话的意思是一致的。如果我们从唯物主义立场来理解黑格尔的这个命题,我们就应该得出结论说:史唯物主义作为一门科学,它的逻辑起点只能是它所研究的对象的本原。因而,关于历史辩证法的逻辑起点的一切争论,最后可完全归结为“社会关系体系的本原即最后根源是什么”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8.
王荣栓 《东岳论丛》2002,23(3):5-11
对马克思主义的概括和评价有两种 :一是两个历史发现 (唯物史观、剩余价值学说 ) :二是三个新贡献。 (1.阶级的存在仅仅同生产发展的一定历史阶段相联系 ;2 .阶级斗争必然要导致无产阶级专政 ;3 .这个专政不过是达到消灭一切阶级和进入无阶级社会的过渡。)两种评价哪一个更全面、更科学 ?两种评价究竟是什么关系 ?这是一个多世纪来始终未能解决的历史疑案。就其内容的广度来说 ,三个新贡献包括了两个历史发现所未有论及的东西 ,而两个历史发现的根本内容则必然被包涵在三个新贡献中 ,否则社会主义就仍然是空想而不是科学。这说明三个新贡献比两个历史发现更全面、更科学。实际上 ,两个历史发现与三个新贡献的第一条是等值的。通过论述两种评价的关系 ,可以理清从马克思的三个新贡献到江泽民的三个代表的理论发展脉络 ,从而阐明三个代表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的历史地位和时代意义。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