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篇
社会学   2篇
统计学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1.
大学生流行语是在某一个特定时期内,流行于高校大学生中的一种具有代表性的话语,能够概括性地反映出当代社会的某种本质性特点及大学生的普遍心态。大学生流行语的价值取向表现出兼容性、多样性和时代性特点。负面词汇流行语是大学生释放心理压力的一种方式。同时,大学生并不会偏重某一方面的流行,而是兼容了正负面的影响。大学生流行语体现了当代大学生的心理状态,成为大学生社会文化心态的表征符号,为我们了解大学生的心理状态和人生价值取向等问题提供了一面镜子。  相似文献   
2.
传统的男性化—女性化模型认为性别角色类型可分为男性化和女性化两种。随着双性化概念的提出,Bem提出了双性化理论模型,把性别角色类型分为男性化、女性化、双性化和未分化等四种,这种新理论改变了人们以两分法看待性别对人心理和行为影响的方式。然而,Bem并没有澄清"双性化"和"中性化"两个概念之间的区别,也没有注意到性别角色特质中既适合男性又适合女性的特征——中性特质的存在。因为中性特质的存在,性别角色特质就包含了男性特质、女性特质和中性特质。根据不同性别特质所占地位和作用,性别角色类型可以分为男性化、女性化、双性化、中性化和未分化等五种。  相似文献   
3.
网络测验相对于传统测验最重要的问题是对被试答题时的情境与条件无法控制。通过对网络测验中被试是否有急事处理(无vs.有)、测试时的情绪体验(积极情绪vs.消极情绪)、噪音影响(无影响vs.有影响)以及测试场所(学校vs.其他地方)等情境变量进行完全因素不变性检验,实现网络测验可靠性控制的目的。以主观健康量表(SHC)为例,针对3 667名青少年(年龄1426岁,M±SD=19.31±1.62),进行上述情境变量不同组别的SHC完全因素不变性检验。结果表明:是否有急事需要处理、答题时情绪体验、噪音影响、答题场所等完全因素不变性都在一定程度上不能成立,说明上述指标可以作为网络测验中可靠性控制变量。  相似文献   
4.
对收录在中国期刊网上的2453条青少年心理健康研究的论文题录(1978-2008年)进行计量学分析.发现我国青少年心理健康研究呈逐年增长的趋势,尤其是进入21世纪后研究论文数高速增长.近5年的研究论文数比之前论文总数还要多。从论文发表源上看。青少年心理健康研究论文主要集中教育学期刊和各类院校学报上:从研究对象上看,青少年心理健康的研究已经涉及到各个年龄层,但是分层研究论文的总数只有633篇.不到总数的1/3,同时,社会青年心理健康研究较少;从研究内容上看,当前青少年心理健康的研究领域主要集中在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和青少年心理健康相关因素两个方面.而在青少年心理健康现状调查、青少年心理健康对策研究方面研究偏少:从研究方式上看.合作研究已经成为青少年心理健康研究的基本形式,但外部合作、国际合作研究偏少。同时,青少年心理健康研究队伍还不稳定,尤其是核心作者并未形成;从项目资助上看,总体上项目资助力度不够,省部级项目资助力度较大.而国家级项目、校级项目较少,尤其是自然科学资助项目偏少;从研究力量上看,高等院校占主导地位,师范、医科院校及医院较强,而专门研究机构较弱。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