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民族学   1篇
综合类   6篇
  2012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82年   1篇
  1975年   1篇
  197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王雅轩 《民族论坛》2012,(16):94-97
梯玛,土家族原始文化的典型内容,土家族祭祀文化仪式的主持者。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热潮中,梯玛的传承具有神圣而重大的意义。本文侧重从传承的角度,以卡洛坪彭氏梯玛的个案调查为支点,对土家族梯玛传承特征和传承现状做描述和分析。梯玛传承呈现封闭性、保守性(或传统性)、神秘而世俗化等特征;传承现状也极其严峻:现有传承人趋于老龄化、传承对象短缺、传承载体濒危、群体信仰度弱化等。  相似文献   
2.
辽宁大学是1958年由东北财经学院、沈阳师范学院、沈阳俄文专科学校合并而成.该三校的前身是东北商业专科学校、东北教育学院等12所东北的高校与东北人大(东大前身)等4所院校的部分系科或专业.作为辽宁大学沿革史上的重要组成部分东北商业专科学校,是我党建立的第一所专门商科高校,至今已是60华诞;其历史沿革的起点是,1906年清办的营口商业学堂,至今已是百年沧桑.  相似文献   
3.
在封建社会里,皇帝是地主阶级的总代表,是地主阶级政权的主宰,是人民头上最大的剥削者、压迫者。富于革命传统的中华民族,在历次的农民革命运动中,一向是把皇帝当做主要对象来打击的。北宋末年方腊领导的大起义,高举战旗反皇权,便是一个光辉的范例。一北宋末年,以徽宗为首的反动腐朽统治集团,对人民进行了残酷的经济剥削和政治压迫。为了填充他们无底的欲壑,任意地强占民田,无限地增加赋役,公开地卖官鬻爵;尤其是“花石纲”的掠夺,更加重了人民的负担。结果使社会生产遭到严重破坏,许多农民失去土地,被推向死亡的边缘。“哪里有剥削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有斗争”,终于暴发了北宋末年的农民大起义。  相似文献   
4.
宋太祖在南征北战中,深深地悟出一个道理,就是腐败亡国,廉政兴邦。  相似文献   
5.
中国历史上的无神论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思想基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类自进入阶级社会以来 ,在意识形态中始终存在着有神论、无神论的影响。有神论与无神论是对立的 ,只有无神论与无神论之间才互有可接受性。中国自古以来就是无神思想居重要地位的惟一大国 ,具有两千多年深远影响的儒学 ,虽然不是主张彻底的无神论 ,但始终强调的是人主宰一切而非神。科学的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能在中国得到广泛而稳固的传播 ,其重要原因就是中国有无神论的思想基础 ,所以巩固与发展马克思主义 ,必须坚持无神论  相似文献   
6.
早在南宋年间,出现了一部名叫《拗相公》的话本。“拗相公”的意思,是固执的宰相。这个宰相写的不是别人,正是“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王安石。王安石在推行新法的过程中能以“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的精神与儒家的旧传统、腐朽的保守势力做斗争,这一点,深得后世人们的赞誉。但也恰在这一点上,遭到历代反动派的诮骂。《拗相公》这部话本,就是南宋时期守旧派与革新派剧烈斗争的产物。为什么在这个时期会产生这样一部作品?历史上的反动派又为什么用《拗相公》作为复辟的舆论工具?为了说明这个问题,试对南宋话本《拗相公》尊儒反法的实质略作剖析。  相似文献   
7.
《幽风·七月》,是《诗经》中较长的一篇。这是一首按照时令陈述农事的叙事诗,史料价值很高,是研究中国古代社会经济状况和生产关系的一篇难得的佳作。《七月》篇,一向为人所重。自古以来,训释颇多。然而对其中某些词句的训释,至今仍感有未切其义者。为弄清本义,有利于历史研究,在此略谈几点个人浅见。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