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篇
  免费   0篇
人才学   1篇
丛书文集   6篇
综合类   23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督抚与清代政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清代的督抚制度沿明而来,至乾隆朝始确立完整的地方管理形态。在督抚的选任上。顺治一朝出于稳固新建政权的需要,各省督抚多用汉军八旗,康、雍两朝,开始以满人为督抚,但汉军仍占督抚的多数,乾隆以后,全国政局已稳,遂有大量任用满人督抚的局面。咸、同时期,地方汉人督抚势力鹊起,他们以自己的实力影响了晚清政治格局的进程,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督抚与中央血脉相通的共存关系。督抚是清代政治腐败的推波助澜者,而其贪墨加速了清政权的衰落。  相似文献   
2.
嘉庆皇帝顒琰,是清王朝入主中原后的第五代皇帝。他在位25年间,正是中国社会政治兴废、传统变更的一个关键时期。然而,在清入关后十朝中,嘉庆朝又最为人们所忽视,因而论述极微。由吉林文史出版社1993年6月出版、关文发先生撰著的《嘉庆帝传》一书,于史学的贡献正在于填补了对嘉庆一朝进行系统研究这一空白,揭开了尘封的史料中一个真实的嘉庆帝,是一部确实耐读的帝王评传。全书共9章,47万字。  相似文献   
3.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优秀的作品无不是在刻苦磨练的基础上产生的,谢贵安教授《明实录研究》正是这样一部千锤百炼的学术精品。  相似文献   
4.
朱元璋对官府中的胥吏虽然存在一定程度的偏见,但因为开国初期科举人才的缺乏,也由于朱元璋不拘一格的用人路径,使他从胥吏中选拔了很多人才,这在明朝其他时期是不曾有的现象,这些人官居要职且有惠政,对明初经济恢复发展、政局稳定起到了重要作用。朱元璋在任用胥吏的同时,十分注重对他们的教育和制度约束,然而在封建专制制度下这些措施收效甚微,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胥吏的贪腐问题。  相似文献   
5.
随着电子政务的快速发展以及信息和网络技术的普及,政府门户网站已经成为社会公众获取、使用政府部门各种管理和服务的新方式。而如何评价政府门户网站运行效果,解决政府门户网站运行和发展中存在的不足和问题,就成为目前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文章以特定政府门户网站为评价对象,提出一套综合“信息发布阶段、在线服务阶段、垂直整合阶段、水平整合阶段”的四阶段评价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6.
督抚与清代政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清代的督抚制度沿明而来,至乾隆朝始确立完整的地方管理形态。在督抚的选任上,顺治一朝出于稳固新建政权的需要,各省督抚多用汉军八旗,康、雍两朝,开始以满人为督抚,但汉军仍占督抚的多数,乾隆以后,全国政局已稳,遂有大量任用满人督抚的局面。成、同时期,地方汉人督抚势力鹊起,他们以自己的实力影响了晚清政治格局的进程,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督抚与中央血脉相通的共存关系。督抚是清代政治腐败的推波助澜者,而其贪墨加速了清政权的衰落。  相似文献   
7.
清代官场存在着严重的官不理事的风气,而胥吏则握有越来越多的行政实权,于是舆论就对胥吏权重多有抨击。考诸清代史实,所谓官弱吏强应视为一种倾向,而非事情的完全面貌,胥吏并未握有绝对权力,在法定的行政管理制度上,胥吏仍为官员所统领乃至驱使。如果能将胥吏纳入文官系统,则“官弱吏强”之虑自会消解。  相似文献   
8.
中国文化的现代转型是一项迄今为止仍在行进中的事业,回溯本世纪初的早期新文化运动,自应有它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两湖地区的新文化人曾首举“打倒孔家店”的旗号,在文化心理的层面上树立了可贵的批判精神;他们对中西文化的抉择和中国新文化的建设有过较好的辨析,并以新社团为中介体,将个人的思考与社会改造联系起来,为“五四”时期新观念的传播和新文化运动的深入提供了区域性的文化环境。  相似文献   
9.
在中国古代,究竟何种因素制约着封建君主及朝廷各级政府官吏,使专制统治规范化呢?一本题为《明代的监控体制──监察与谏议制度研究》的新著,通过解剖一个朝代的监督、控制与调节系统,给了我们一些启示。《明代的监控体制──监察与谏议制度研究机九章,它的作者张薇系统地研究了有明一代包括都察院、十三道、六科、按察司等机构在内的整个监控体制,对上述行使监控职能的部门的发展渊源、组织结构、职责权限、监控的具体对象和内容、监控体制的实际运作状况和诈用.以及担任监控职权的官员的素质等,进行了全面的考察和研究。在我看来…  相似文献   
10.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优秀的作品无不是在刻苦磨练的基础上产生的,谢贵安教授《明实录研究》正是这样一部千锤百炼的学术精品。《明实录研究》最初由台湾文津出版社 1995年出版,全书约 29万字,这已是当时研究《明实录》最为权威和系统的专著。然而,作者并不满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