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2篇
综合类   2篇
  2023年   1篇
  2016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1.
现代创伤研究主要集中在心理学、文化学与文学三个学科领域。心理学维度的创伤研究主要研究创伤性事件与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之间的因果关系,其目的在于从生物上发现、诊断、治愈个体病症。而文化维度的创伤研究主要研究现代性历程中未被揭示的创伤文化结构,其目的在于从历史上揭示现代社会深层的欲望机制,批判现代性与全球化的负面问题。文学维度的创伤研究主要研究创伤在个体与社会两个层次上的感性表述,其目的在于从叙事学上厘定创伤可言说与不可言说的边界,超越现代性的创伤。这三个维度互相影响,互相补足,构成了创伤研究的基本人文学科结构。跨学科地考察创伤研究,是后疫情时代揭示疾病与人、社会关系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2.
晚清知识分子的人文精神是在反传统的文化批判与激进的政治实践追求中得以逐渐彰显,其在催化国家政治命运现代转型的同时却也圈定了以政治价值取向为终极目标的特定的文化内涵.其结果是政治色彩的过度浓厚极度地干扰了文化现代性发展过程中的学术架构的建设,缘此又导致了群体文化失重感的产生.最终在中西文明较量中一度代表了激进阶层的知识群体沦为保守的一族.  相似文献   
3.
中国传统文化是以儒家文化为核心的,有着极强的政治控制力和实践理性价值。从某种意义上讲它是由若干个“偶像”的个体串汇起来的一个“麻辣串”。当中国社会由传统向现代转型之时,面临的最现实的问题是如何率先在儒学内部打破“偶像”的思想禁锢,将“偶像”麻辣串一块一块地拆除。五四新文化运动虽然打破了传统的“偶像”崇拜,基本确立了中国政治文化的现代内涵——民主与科学的精神。但由于救亡图存的现实性所迫,致使其后中国文化的现代发展无论是理性的价值还是现实的追求依然只能锁定在社会政治实践方案的不同路径的选择上,而这种选择却因西化模式倾向的事实存在,又有意无意地陷入了新一轮的“偶像”崇拜。  相似文献   
4.
俄狄浦斯情结是心理学上一个广为人知的概念。长久以来,它盘踞着精神分析哲学话语的霸权地位,因而掩盖了其不为人知的兄弟概念“俄瑞斯忒斯情结”。“俄瑞斯忒斯情结”取自埃斯库罗斯的悲剧《俄瑞斯忒斯三部曲》,以其中为父报仇、杀死母亲的俄瑞斯忒斯为原型。它一方面是对俄狄浦斯情结的理论反思和超越,另一方面也是俄狄浦斯情结的“对立话语”,象征着20世纪70年代以后,西方精神分析领域从“象征的父亲”到“具体的母亲”的转向。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