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1篇
理论方法论   3篇
综合类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申莉萍 《社科纵横》2013,(10):86-89
信访是中国特有的处理社会尖锐问题和缓解矛盾的一种方法和机制。而涉诉信访一方面成为化解各类纠纷的一个重要渠道,另一方面也成为困扰司法机关发展的一个现实难题。在厘清涉诉信访的概念、内涵的基础上,如何构建和完善涉诉信访终结处理机制是目前亟需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在未成年人刑事案件诉讼中,出庭公诉检察官要向法院提出对被告人处以适当刑罚的量刑建议,这不仅应了解未成年人被告人犯罪的事实、性质、情节及对社会的危害程度,还要了解其性格、履历、社会交往关系、家庭背景等可能影响其量刑及刑罚适用方式等方面的信息。因此,社会调查成了必不可少的程序。在目前我国大部分地区,社会调查报告制作质量尚不容乐观,内容也不尽全面准确。为更准确地提出量刑建议,社会调查报告制作质量应须提高,除此之外,要使得未成年被告人人身危险性的相关信息得到充分发掘,庭审前及庭审中的补充性调查也应成为一种信息源的补充方式。检察官在参与社会调查过程中,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摘要]我国立法尽管规定了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制度,但由于立法规定的简陋及与民事法律等其他部门法规定间的不协调甚或冲突,导致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实践存在诸多问题,大大削减了其制度价值。正因如此,理论界对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诟病颇多,甚至对该制度存在的合理性提出了诸多质疑。本文旨在通过对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制度基本内涵的解析,挖掘其核心价值,以阐明其在我国现有国情下存在的必要性及其制度价值。  相似文献   
4.
国家补偿是许多国家对犯罪被害人损害进行救济的一条重要途径。本文通过对中国当前犯罪被害人救助实践和规范的梳理,从补偿对象、补偿范围、补偿标准和限制、补偿金来源、补偿机构与补偿程序等方面对中国犯罪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提出构建设想。  相似文献   
5.
加害给付因其契约的瑕疵履行同时造成履行利益和固有利益之损害。如何在传统民法的侵权和违约二元救济体系下给受害人以全面、公平的救济,一直是困扰各国立法者和理论界的难题。本文仅从责任承担方法的角度为加害给付情况下的损害救济提供一条思路。  相似文献   
6.
加害给付因其契约的瑕疵履行同时造成履行利益和固有利益之损害。如何在传统民法的侵权和违约二元救济体系下给受害人以全面、公平的救济,一直是困扰各国立法者和理论界的难题。本文仅从责任承担方法的角度为加害给付情况下的损害救济提供一条思路。  相似文献   
7.
中国民间对日索赔诉讼已历经18个春秋,诉讼案达31件,除4例和解外,终审无一胜诉.①对日民间诉讼已成为左右中日关系走向的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方面,运用得当不但可以维护我国战争受害者及其遗族的合法权益,又能一定程度上遏制日本军国主义右倾化趋势.日本法院晚近判决中,驳回我国民间索赔的主要理由有二:一是受害者个人无诉权;二是“国家无答责”.实际上,以上二者均背离了国际法理.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