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2篇
丛书文集   5篇
理论方法论   3篇
综合类   8篇
统计学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从禅宗对于中国诗歌、尤其是对于王孟诗派的影响着手讨论王孟诗派的形成及其特点,以禅入诗,诗中有禅,以禅喻诗,禅思与隐逸思想的契合,使王孟诗派形成了独特的风格、人格、隐逸思想和审美理想,进而成为有唐一代审美主流之一。  相似文献   
2.
"富贵"这一批评范畴在词学中被关注的程度明显高于诗文批评,这和"富贵"范畴形成的社会文化背景、其本身的内涵及词学批评的特性有关词的起源(民间、燕乐、秦楼楚馆)决定了词"绮艳"的本色,其繁盛时(宋)的社会风潮、文人时尚又决定了词继续流连与"温柔富贵乡"中.因此"富贵"这一范畴在词学批评中的具体涵义就在于奠基于词人深厚的学养和博富的才情基础,词创作要既脱却穷酸寒俭之俗态,又不仅仅以镂金饰玉的财富的铺陈刻画为能事,而是超越刻意的"富"的外在形态的描摹,追求天然的 "贵"的内在气象和神韵,营造出一种雍容典雅、风流闲淡、含蓄蕴藉、旖旎优美的气韵,如此"格高气逸,韵远思深",方为真知"富贵"之上乘之作.  相似文献   
3.
中国网络文学的发展历程如果是以2003年10月起点中文网正式启动VIP会员制为界,大抵可划分为两大阶段.在前一阶段,网络文学是草根狂欢的天堂,是无功利的自由叙写,它典型地遵循着"情感逻辑",虽然杂乱、幼稚乃至粗鄙,但却是一代人内心情感的真实再现,这个阶段的网络文学是"表达"的文学;  相似文献   
4.
一、数字媒介传播与诗歌变革当代人过多地强调了数字传媒带来的颠覆性,因而使我们的文化产生了极大的分裂--当精英正以无比的睿思对数字传媒带来的精神失范进行深刻批判的时候,普通民众却第一次摆脱了精英价值观的主导,对数字传媒带来的精神解放举办高歌狂舞--"草根化"似乎就是他们的自我标榜.  相似文献   
5.
对于中国传统文学批评所呈现出的以漫话、感悟为主的理论建构特征,学界的基本共识是:中国人的传统思维不善于进行严密的逻辑思考,理论表述上也不习惯于建构完整的逻辑体系。这个观点忽略了这样一个事实:文本形态和话语特征并非完全由人的思维方式所决定,而是由批评文本具体的生成过程决定的。所谓文本生成过程,是指文学批评的文本是在一定的时空序列下呈现的具体的完成程序:这个程序是由批评的主体——批评家的思考、读者的接受状态、批评的客体——所批评的作品、作家或文学现象以及批评的载体——媒介、语言、文字等要素根据时空序列的要求而组合的。这种组合作用的机制实际上是传播学意义上的:传播的结果和效果是传播过程中的传播者(信源)、接受者(信宿)、媒介三大因素以及传播环境互动的结果。就文学批评而言,其传播结果——批评文本的形成以及传播效果——批评观点在读者心目中的评价是由作者(传播者即信源)、读者(接受者即信宿)、创作手段、发布材料(媒介)以及创作环境互动的产物。在这些因素的纠结中,其作用机制实际上可以分为三个层面:一个是批评主体的动机层面,也就是批评家的批评目的,这个层面大致决定了批评的主题与内容;第二是批评的接受层面,批评家设定的批评接受者决定了他可能采用的话语风格和表述方式;最后是批评的环境层面,批评活动所发生的具体环境决定了批评文本所能采取的最终形式。根据这样的原理,我们选择了在中国传统文学批评史上具有重要影响而其文本形态又各呈特色的几个批评文本:《文心雕龙》《、诗品》《、六一诗话》和《沧浪诗话,》具体考察其传播目的、传播对象、传播情境等要素,在一般的话语行为模式分析基础上,从形式选择自由度、思想独创性、具体表述形式以及话题对象地位等四个方面阐释了几个文本在各传播因素的合力之下所呈现出的文本模式。可以看出,文本形态包括话语特征的形成,是传播学意义上“能够说什么”的使然,而不是单纯的主体心理、生理特征的结果,也不是单纯的文化传统的制约。传统的文学批评理论建构,是批评家根据具体的批评环境采取的正确的和合适的传播策略,不是什么逻辑思维缺乏的结果,恰恰相反,是中国批评家传播智慧的结晶。我们完全不必人云亦云,妄自菲薄。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口碑的传播机理以及口碑的传播效果,并对口碑营销管理提出建议,文章建立了具有小世界网络特征的顾客关系网络作为口碑传播的媒体;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口碑传播动态模型,并讨论了模型参数的取值对口碑传播效果的影响,为口碑营销管理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林盛  白寅 《统计与决策》2006,(14):16-18
1系统聚类方法及其存在的问题1.1系统聚类法为了将样本进行分类,就需要研究样本之间关系。目前用得最多的方法有两个:一种方法是用相似系数,比较相似的样本归为一类,不相似的样本归为不同的类。另一种方法是将一个样本看作P维空间的一个点,并在空间定义距离,距离较近的点归为一  相似文献   
8.
相对于西方文论而言,中国古代的文学批评有着鲜明的民族个性,其中"比类"型思维特征是其突出的特点之一.这种思维方式主要表现在三个层面上譬喻形容、连类比较和两极观念下的辩证思考.它有着适合于描述事物内在的那些"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性质特征和适合于对文学现象和批评对象的宏观把握等诸多优点;当然,它也有着若干不足缺乏对概念定义的精确描述,不利于构建严密的理论体系,容易导致文本阐释上的牵强附会,等等.对此,我们应该取中西方思维之长,以达到对我国古代文学批评方法论进行创新之目的.  相似文献   
9.
在诠释学意义上,文本的意义被理解为一个“理解事件”,是文本语言信息与读者个体经验的交流,除此之外,读者的“理解”还应受到既有批评成果的制约。文本的意义应该是阅读者在解读文本时所产生的全部思想内容。当然,这“全部的思想内容”并不是读者自由思想的结果,而是读者个体经验与积淀在文本及其相关批评中的历史经验的交流与融合。由试验可知:1)如果不给予任何附加信息,读者对文本意义的理解是最模糊的和最宽泛的;如果只给予作品的本事信息,则读者对文本意义的理解是最明确和最狭窄的;而当给予大量的批评信息时,读者对文本意义的理解就变得异常丰富和富于思辨性。2)批评家的观点可以帮助读者知识结构的提升,开拓作品阅读时的想象空间,但无助于改变读者既有的好恶感和价值判断。  相似文献   
10.
中国文学精神向近现代的转变,滥觞于唐宋,激变于元代,成就于明清.这是基于中国文学自身演变的主体因素而得出的结论.首先,作为中国文学的创作主体,也就是传统的士大夫审美趣尚双重性的形成,为文学创作精神向近现代转化提供了主观动因;其次,新兴的文学消费主体的涌现,特别是城市市民阶层的不断壮大,决定了中国文学近现代化的审美价值取向;再次,文学主体的生活形态对文学的传播方式的影响决定着文学话语的转变;最后,是影响文学活动的环境,也就是当时的社会思潮和社会风尚,规定了中国文学精神向近现代化转变的基本范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