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篇
  免费   1篇
管理学   5篇
人才学   3篇
人口学   22篇
丛书文集   7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7篇
社会学   1篇
统计学   6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白鸽 《河南社会科学》2012,20(10):84-85
河洛地区作为中华民族的首善之区,在伦理道德建设方面发挥过重要的作用,河洛文化中的伦理道德在中国历史上的影响惠及后世。儒家传统的伦理道德讲求的是上下、尊卑、长幼有序,推崇的是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忠、孝、悌等,其目的是实现社会的公平与正义,而这一切正是河洛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  相似文献   
2.
在人口计生系统深入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在主持中央政冶局第28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全面做好人口工作、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之际,国家人口计生委、中国计划生育协会、中国人口福利基金会在吉林省长春市召开全国创建幸福家庭活动试点工作会议。会议进一步增强了对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全面做好人口工作的共识;进一步统一了对全面提高家庭发展能力的共识;进一步提高了对创建幸福家庭活动重要意义的共识;进一步深化了对发挥各自优势做好工作的共识。会议明确提出了创建幸福家庭活动的方向目标、任务措施和原则要求,保证了试点工作有序推进、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3.
1994年的开罗国际人发大会提出了生殖健康的概念,并签署了《行动纲领》。此后,国际人发大会《行动纲领》有效地影响了世界人口、健康、人权和发展的进程。2000年千年发展目标的确立,为衡量人类福祉提供了一个行动框架和一系列量化指标,其中有四项与生殖健康直接相关。  相似文献   
4.
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 加快公共服务体系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1世纪,中国的发展已进入一个新的充满机遇和挑战的关键时期。党中央明确地提出了符合我国国情、顺应时代要求、凝聚人民意志的发展理念——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并提出  相似文献   
5.
一、改革开放30年企业领导体制改革历程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至今的30年中,企业领导体制改革大致分为4个阶段:一是1978年12月—1984年9月,为计划经济体制下企业领导体制规范的重建时期(即党委领导下的厂长负责制);二是1984年10月—1992  相似文献   
6.
今年是千年首脑会议通过千年发展目标(MDG)十周年。前不久召开的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高级别会议和第六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上,139个国家的领导人回顾并审议了十年来世界范围内为实现千年发展目标所做的努力;同时也认识到,当前全球发展领域机遇和挑战并存,发展不平衡问题仍较突出,如期实现千年发展目标十分严峻,和平、发展、合作将始终主导当前和今后的方向。温家宝总理率中国代表团出席会议并发表演讲,介绍了中国在实现千年发展目标方面所取得的进展和经验,重申中国将坚持改革开放与和平发展的方针不动摇,  相似文献   
7.
<正>AS/NZS4360是澳大利亚与新西兰两国联合制定的世界上第一个国家风险管理标准。该标准通过简便易用的风险综合评分工具和规范的过程管理使复杂的风险管理更便于操作。本文以笔者所在医院为例,研究制定一套适合医院实际控制医疗风险的管理方案,有助于患者的安全和医疗质量的提高,避免了医疗纠纷和诉讼。  相似文献   
8.
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是社会关注的焦点。通过实地调查,对农村留守儿童的现状进行分析,认为其目前的生存状况、心理状况、教育状况等都不容乐观。在分析原因的基础上提出相应对策,并指出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解决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来提升他们的幸福指数。  相似文献   
9.
人的全面发展是发展的最终目标,人是发展的主体、受益者和推动者。因此,人的发展成为发展的首要问题。人力资本成为发展战略的关键要素。 当今世界在人口与发展问题上已达成共识,即人的全面发展是发展的最终目标,人是发展的主体、受益者和推动者。因此,人的发展成为发展的首要问题,人力资本成为发展战略的关键要素。  相似文献   
10.
白鸽 《现代妇女》2014,(2):14-15
乡村旅游是发生在乡村的旅游活动,因此,在乡村旅游的人类学研究中,同样也必须立足于乡土文化之上。本文以费孝通先生的人类社会学研究为基本知识背景,试图通过对乡村旅游发展前后乡土文化的变化对比分析,论证正是旅游的发展推动了乡土文化质态的转变,使其开始了从结构到解构的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