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2篇
综合类   4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当代法国马克思主义整体呈现出一派承继马克思的基本话语主题"接着讲"的景象,思想家们立基于对马克思文本的深度耕犁,秉承马克思的基本话语主题,力图实现全面"回归"马克思的原初叙事.但显而易见,他们的"回归"其实是一种假象,这种"回归"的背后是通过多种形态各异的解读方式,对马克思的辩证法、实践观、权力话语、生产范式和人的自由与解放进行全面解构和重新诠释,并嫁接入各种现代思潮,以此来完成对晚期资本主义社会现实进行深层次的反思和批判,因而他们的叙事话语的言说更侧重于对马克思的重构,立足于"自己讲".  相似文献   
2.
服务型政府是我国政府职能转变与和谐社会视角下政府治理模式的重要选择。本文以公共精神结构为分析视角,通过探讨服务型政府治理在理念——模式——职能方式等三个层面的价值演化,分析服务型政府形成的公共伦理结构,以期论证服务型政府的实践因由。  相似文献   
3.
提高公民的主体性地位、增强公民参与能力是现代社会治理的重要内容,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是新时期公民建设的价值指针。社会主义公民价值观塑造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其生发结构包含认知的和实践的两种形态,通过公民教育与公民实践这两条路径来培育和践行公民的核心价值观建设,并由此分析在核心价值观指导下塑造“知行合一”的参与型公民则更具有现实意义与价值。  相似文献   
4.
<正>本刊讯近日,中共江苏省委宣传部下发《关于命名首批江苏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基地的决定》(苏宣发〔2015〕9号),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入选首批江苏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基地。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讨论儒家传统思想中的非神性自我的确认和自我实现的展开过程所面临困境,来探讨儒学中自我的必然境遇  相似文献   
6.
根据西方主体性理论发展的逻辑内涵,本文认为:权力的主体意识可概括为认识的主体性、实践的主体间性、权力伦理的他者性等三方面属性,而正确的权力观养成的关键就是加强三方面主体意识的培养,推动权力主体形成正确的权力观。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