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2篇
综合类   17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4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V 什么V"式的句法、语义、语用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V什么V"式是现代汉语中常用的表否定的句式。它形式上最大的特点是"什么"前后的词语相同,它的基本句法结构是主谓结构;"V什么V"式的基本语义特征是表否定,这是通过"什么"实现的;"V什么V"式的语用特点是表示强烈的否定、表达强烈的意志性及简略性。  相似文献   
2.
本文论证了艺术语言符号“成活”的机制、条件以及在艺术语言符号“成活”过程中作者意识和接受者意识的作用。指出:艺术语言符号系统是具有创造性的一种符号系统。艺术语言符号的“成活”是由交际双方来共同完成的,作者运用充分的想象力,调动平时的生活积累,进行精心推敲,用最好的手段和方式将纯粹的符号变成有意味的形式;接受者在接受对方发出的信息时,根据自身的立场、观点、文化素养、生活积累、审美情趣等进行再创造。  相似文献   
3.
在"以人为本"的中国当代社会,语言和谐首先要关注人的心灵和谐,要体现"辞达而已"的原则.在心灵和谐视野下的和谐语言构建要考虑以下四个方面的因素:反映规范命题的语言应以人性化表达为基点;反映公权力的语言应以保护公众私权利为准则;反映弱势群体的语言应以维护人的平等和尊严为前提;标新立异的语言应以历史背景为参照.  相似文献   
4.
归谬法是论战性一类文体中运用得最多的一种推理方法,其构成具有逻辑基础,其语义类型包括理性义、情感义两种;归谬法的语用功能是证明,语用策略是避免正确评价,语用效果是无理而妙;联想是归谬法构成的主要心理基础。  相似文献   
5.
语言之所以能成为人类重要的交际工具,关键在于它有一套完备的符号系统,组成这个系统的每一个符号,都是音义结合体,人们将这些音义结合体按照一定的语法规则组合起来,就能完成起码的交际任务。然而,人们并不满足这一点,而要求语言能出色地完成交际任务,这就要依靠修辞了。通过修辞,或者达到声律优美,或者达到结构均衡,或者达到出语  相似文献   
6.
根据不同的标准将"或者"的语义关系分为相容语义选择关系和不相容语义选择关系;显性语义选择关系和隐性语义选择关系;并列语义选择关系和递进、转折、假设语义选择关系;追补性语义选择关系和非追补性语义选择关系。鲁迅选择"或"和"或者"来表达各种语义选择关系的语用根据:一是讲究音节的匀称与和谐;二是讲究思想感情表达的准确和细腻。他还非常准确地运用了"或"、"或者"来构成对偶、排比等修辞格。  相似文献   
7.
根据不同的标准将“或者”的语义关系分为相容语义选择关系和不相容语义选择关系;显性语义选择关系和隐性语义选择关系;并列语义选择关系和递进、转折、假设语义选择关系;追补性语义选择关系和非追补性语义选择关系。鲁迅选择“或”和“或者”来表达各种语义选择关系的语用根据:一是讲究音节的匀称与和谐;二是讲究思想感情表达的准确和细腻。他还非常准确地运用了“或”、“或者”来构成对偶、排比等修辞格。  相似文献   
8.
“陌生化”是20世纪初俄国形式主义理论代表人物什克洛夫斯基提出的。报纸常常以制作的陌生标题来吸引受众的注意力。报纸标题陌生化的语言手段主要有以下几种:标题所用的是新词或新义,标题表达的内容奇特或奇怪,其句法结构常用词语超常搭配的方法形成。  相似文献   
9.
在语法学教科书和语法学著作中 ,关于转折句的定义 ,几乎都强调了前后两个分句的意思必须相反、相对 ,或者部分相反相对 ,但在语言现象中 ,有些转折句前后两部分的意思并不相反相对。怎样看待这一现象呢 ?如果能从语义、语法、语用三个方面去观察、去分析 ,则能对转折句里出现的A、B之间所具有的相反相对的意思作出合理的解释。  相似文献   
10.
演讲是一门口头表达艺术。李燕杰同志说:“如果和文章相比,文章是让文字躺在纸上,让读者体会文章作者的思想、感情及其所阐发的道理,而演讲却要通过演讲人的感情、语言、姿态,让一个一个的字站在听众面前,让人们体察演讲人的思想、感情及其所讲述的道理。”(李燕杰:《演讲漫谈》,载《演讲与口才》1982第10期)要让一个一个的字站在听众面前,这要求演讲者对所论述的人物和事理要使之有形、有声、有色,语言必须充满动作性,让听众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演讲者要善于通过语言艺术来弹拨听众的心弦,刺激之,兴奋之,安慰之,激励之。本文试图从李燕杰的几个报告来看他敏捷驾驭语言的能力,从而概括出演讲语言的一般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