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4篇
综合类   2篇
  2011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4 毫秒
1
1.
在古希腊哲学研究领域,晚期希腊哲学是一个重要环节,但中外学术界都曾存在轻视晚期希腊哲学的倾向。20世纪70年代以降,这种情况得到改变。西方学术界近30年来加强对晚期希腊哲学研究,取得了较大进展。中国学术界近20年来也重视并着力研究晚期希腊哲学且取得了新的成果,但在哲学史分期、晚期希腊哲学的特征、史料整理、研究方法等方面仍存在诸多薄弱环节和不足。有鉴于此,本刊编辑部组织了该组专题论文,以期引起学界更多关注,推进这一领域研究的深化。浙江大学哲学系教授章雪富、杭州商学院人文学院副教授石敏敏的《伦理学作为第一哲学——希腊化哲学的范式转移》一文认为,希腊化哲学把伦理学作为第一哲学,用治疗论证替代知识论证,以激情研究取代观念思辨,以意愿探讨代替理性反思,改变了古典希腊哲学的知识分布体系。希腊化哲学在研究对象、探讨内容和哲学观念上的独特取向,深刻影响了古代晚期和中世纪哲学。清华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哲学系教授王晓朝的《中国学术界的晚期希腊哲学研究》一文指出,在晚期希腊哲学的边界问题上,中国学者经过长期探索形成了有别于欧美学者的独立见解及解决方案;认为在对晚期希腊哲学特征的把握上,中国学者的判断优于欧美学者的判断,在晚期希腊哲...  相似文献   
2.
卢卡奇是西方马克思主义思潮的先驱,他的《历史与阶级意识》一书对西方世界有着巨大的影响。本文试图从总体性辩证法出发来勾勒卢卡奇的基本思想框架,展示其思想内涵的独特魅力,并求教于学术界同仁。一《历史与阶级意识》一书的核心思想是总体性的辩证法。卢卡奇认为,在马克思逝世之后,辩证法观念日益地非价值化和自然主义化了①。在这样的辩证思维中,我们看不到人的概念,从而辩证法也就失去了革命性、批判性的人文特征。而在他看来,只有在革命的批判的实践意义上才能够正确理解辩证法的含义,所以人必须得成为辩证法的核心,辩证法必须是关于…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遵守规则、记忆及给与性等方面,详细描述了维持根斯坦关于私人语言的批评性论证,同时,还指出了维特根斯坦对唯我论和行为主义的超越。我们认为,维持根斯坦的这些理论尝试为哲学思考提供了新的方向。  相似文献   
4.
本文讨论了维特根斯坦对怀疑论的批评,指出怀疑是一种特殊的认识形式,与任何认识一样都具有经验的确定性。这就是说,确定性是怀疑的天然部分;不容怀疑性是怀疑的基础。据此,维特根斯坦讨论了怀疑论产生的心理根源,指出它源自哲学家们对于知识之确定性的形而上学想象,然而他认为甚至数学和逻辑都不高于日常知识的确定性。本文还指出,不应把维特根斯坦的"经验"概念置于主观或客观的二元决断框架之中。诚然,确定性是一种信念,是主观的,然而它又是某种生活形式。因此,本文认为维特根斯坦从生活形式和语言游戏的相关性角度给出了超越主客观传统架构的知识论路径。  相似文献   
5.
自然神学是现代基督教神学研究的热门话题之一,本文试图从古典的语境发掘这个主题的现代性启示。本文分析了西塞罗和奥古斯丁关于自然神学的论述,指出他们基于柏拉图主义的共同背景所具有的一致性,也指出他们基于不同的政治哲学语境以不同的视野反思自然神学的局限性。籍着这种批评性的追溯,本文指出柏拉图主义的神学观念在希腊化和早期基督教时期所经历的转折。  相似文献   
6.
维特根斯坦的宗教观念与哲学理论密切相关,语言游戏理论更是其宗教分析的基础.维氏对宗教信仰的分析是消解性的,而非架构性的.他并没有试图去构造新的宗教解释体系,而是提出要回到宗教信仰的基础语言.语言游戏是宗教的边界,是信仰之确定性的基石.从这个角度出发,维氏指出,宗教信仰只是一种假设,不是真理.不过,他又说,这种假设性的"真理"是确定的,里面包含着人类生活的原初样式.理解宗教信仰的这一双重本质--既是一种假设,又是确定性的生活原理--的基础就是语言游戏理论.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