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劳动科学   1篇
综合类   1篇
  202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1.
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简称"农村低保")作为脱贫攻坚战略中的兜底保障措施,经过十余年发展,在解决农村贫困人口最基本生活需要以及改善贫困农民生活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不得不正视的是目前在农村地区尤其是偏远贫困地区低保退出人口的返贫问题仍然很突出。全面把握低保退出人口返贫风险,从根源上提出有效返贫防范措施,对巩固扶贫开发的反贫成果,保障农村低保退出人口彻底摆脱贫困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2.
“不孝”行为及其背后“解释”和“接受”机制的日常实践逻辑分析可以作为“孝文化”当代际遇研究的一个参考。华北农村L村“孝道”的底线体现为从物质供应到生病医治和精神顺敬的“养”以及“葬”的隆重和祭祀的严肃与守时。日常生活中四种不孝行为包括“师出有名”的不养,即以老人身体硬朗、没有尽到隔辈抚养义务、兄弟间的不公正对待等理由的不孝;对非亲生或绝症父母“情有可原”的不医治和疏忽;对父母离世的形式化“哀伤”;“不葬”以及祭祀本意的“消亡”。这四种“不孝”行为被村落文化予以谴责、忽略和宽容,其背后是基于农村社会转型而带来的场域形塑机制的变化,其动力来自农民“过日子”的伦理价值导向的演变,即“钱”构成了农村以家庭为单位过日子的竞争标准。这种变化是农村养老问题研究应该参考和关注的。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