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篇
  免费   5篇
丛书文集   38篇
理论方法论   3篇
综合类   9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今年7月9日至11日,由暨南大学文学院中文系主办的“世纪之初中国古代文学研究的回顾与前瞻学术研讨会”在我校召开,参加会议的代表共有20多位,分别来自北京、南京、上海、杭州、武汉、广州、长沙等地的高校和科研机构。会议由魏中林教授、李文初教授主持,我校副校长胡军教授、“211工程”项目——“文艺学与汉语文学”项目负责人、原副校长饶芃子教授出席会议并讲话。 会议代表围绕中国古代文学研究的历史、现状以及未来发展趋势等问题展开讨论,涉及的范围相当广泛,归纳起来,主要集中于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3.
今年7月9日至11日,由暨南大学文学院中文系主办的“世纪之初中国古代文学研究的回顾与前瞻学术研讨会”在我校召开,参加会议的代表共有20多位,分别来自北京、南京、上海、杭州、武汉、广州、长沙等地的高校和科研机构。会议由魏中林教授、李文初教授主持,我校副校长胡军教授、“211工程”项目─—“文艺学与汉语文学”项目负责人、原副校长饶黺子教授出席会议并讲话。会议代表围绕中国古代文学研究的历史、现状以及未来发展趋势等问题展开讨论,涉及的范围相当广泛,归纳起来,主要集中于以下几个方面:一古代文学研究从上个世纪末至今…  相似文献   
4.
《古镜记》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古镜记》是现存唐人传奇中最早的一篇。它“上承六朝志怪之余风,下开有唐藻丽之新体。洵唐人小说之开山也。”(汪辟疆《唐人小说》)从六朝志怪过渡到唐人传奇,《古镜记》起着桥梁作用,它象征着唐传奇创作的渐趋成熟。历来研究者主要把眼光放在作者问题和写作年代的探讨上,本文对此两方面研究状况进行简要评述。一、作者问题《古镜记》出自何人之手?研究界对此存在不同的看法,归纳起来,主要有四种观点:王凝说、王勔说、王度说以及王度是小说中虚构的人物说。其中王度说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5.
“世纪之初中国古代文学研究的回顾与前瞻学术研讨会”7月 9日至 11日在我校召开。此次学术研讨会由文学院中文系主办。参加会议的代表共有 2 0多位 ,分别来自北京、南京、上海、杭州、武汉、广州、长沙等地的著名高校和科研机构 ,包括饶子、刘扬忠、陶文鹏、刘文忠、钟振振、张宏生、巩本栋、王步高、萧瑞峰、徐培均、邓乔彬、王兆鹏、邱世友、吴承学、康保成、魏中林、李文初、艾治平、洪柏昭、赵晓岚等学者。会议代表就古代文学研究的历史、现状以及未来发展趋势展开讨论。现在的学术界为什么出现不了象王国维、陈寅恪、钱钟书等大师级…  相似文献   
6.
唐代小说在后世通俗文学体裁中的嬗变,已经构成一种独特的文学现象和文化现象。本文试图通过比较研究的方法,结合社会思潮的变迁,对唐代小说《李娃传》在宋、元、明不同时代话本、戏曲中的演进轨迹进行考察,探讨演变过程中门第观念、人物形象的衍变以及明代才子佳人小说(戏曲)创作格局的出现,等等。  相似文献   
7.
明末清初杭州的通俗小说创作与刊刻出现了新的特征:在数量上,刊刻趋于衰落,但创作出现繁荣;在质量上,创作与刊刻都注重走精品路线:书坊主注重插图精美,刊刻精准,态度严谨,评点认真、精细。小说作家注重对地域特色的自觉追求,注重对小说艺术的探索与创新;书坊主与小说家的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8.
论唐代逸事小说的成因及其嬗变程国赋逸事小说,指描写名人轶事,琐记逸闻的小说。唐代史学家刘知几将小说分为十类:偏记、小录、逸事、琐言、郡书、家史、别传、杂记、地理书、都邑簿。所谓逸事,即“国史之任,记事记言,视听不该,必有遗逸,于是好奇之士,补其所亡,...  相似文献   
9.
三言二拍在明末以后的戏曲、小说作品中被大量改编 ,据笔者统计 ,共有86篇拟话本被改编 ,出现 1 2 5篇嬗变之作 ,主要是集中在明末清初的戏曲作品。与原作相比 ,嬗变作品存在明显的文人化创作倾向 ,具体体现在三个方面 :文本创作重心和表现对象的文人化 ;关注文人话题 ;注重社会教化功用。这一创作倾向的出现是与实学思潮的熏染、文人主体意识的觉醒以及社会现实影响等分不开的。  相似文献   
10.
明清时期,随着商品经济的繁荣,读者与市场因素在通俗小说创作、传播过程中的作用日益突出,这一时期通俗小说创作观念的形成和发展与读者有着密切关系,学术界对此很少论及.本文运用接受美学的观点,从读者视角出发,结合明清通俗小说序跋、识语、凡例、评点以及小说内容等,搜集第一手文献材料,阐述读者对通俗小说创作观念的理解与作用,重点探讨读者对通俗小说补史说、劝戒说、娱乐说等创作观念的认同与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