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4篇
  2016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孟子>一书可以说是孟子的传记,给我们展现了一个有血有肉、活生生的大儒形象,展现了孟子复杂矛盾的性格,尤其是其想为不召之臣的帝师情结.孟子的帝师梦由于时代与个人的原因而注定难圆,但其对后世尤其是后世知识分子的心理、性格影响至深.  相似文献   
2.
《战国策》一书乃汉刘向杂采多本“中书余卷”汇编而成,非信史在刘向汇编时已存在于其中了。这些非信史中很大部分是学纵横之术的后来者模拟前辈高人的依托之作,或是一种用于传授的教材脚本。且存在着于理不合、地理不合、时世不合、史实不合、套括故智、抵牾、杂抄缀辑、多种不合等类。由此可见,《战国策》既非全信史,又非一家之书,也不尽是纵横家之言。  相似文献   
3.
儒学实干兴邦的入世哲学对社会和谐、民族统一、个人修养的提高起到了巨大作用.其重要行为范式之一的“执中”要素作为儒学文化的根本精神,要求人们要以君子为学习榜样,修身立道,以真诚为出发点,从小事、细节出发,通过不懈的学、问、思、辨、行实现明善诚身,使修道之人自觉地选择尊德性、道问学、力行、知耻这四个能让他们具备智、仁、勇等优秀品质的正确途径,从而使学习者不勉而中,自觉以执中为行为模式,遵照事物的本然也即是“道”行事,实现参天地之化育的致中和,实现社会和谐,物尽其用,人归其位的和谐状态.这对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文明、和谐、诚信等价值准则有非常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针对目前对新诗主体论的怀疑,谢冕认为,古典的方式不可能适应现代的生活,新诗依然是而且始终是表现现代生活和现代情感的最适宜的方式。朱寿桐认为,汉语新诗的主体地位有其必然性,它是经过较长时间摸索建设起来的一种新型诗歌。谭五昌认为,新诗否定论本身有其逻辑错误。周晓风、程小诗认为,旧体诗的语言制约了诗歌表达而导致了言文分离,只有新诗才是现代诗歌创作的主体。李永东认为,新诗主体论本身是有限度的,应该辩证对待。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