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清初统治阶级实施高压政策.文字狱布满中原。蒲松龄对此无限愤懑,但又不敢正面发表意见,便以曲笔书写他的悲愤.借天堂地狱以宣泄他胸中的不平。正如很多研究者所论.《聊斋志异》是作者一生血泪的结晶,一腔块磊的倾泻。它时而将那可诅咒的时代尽情地诅咒,时而在谐谑嘲讽中对丑恶现象痛加鞭笞.又时而借幻化的鬼狐来控诉那人间的不平。  相似文献   
2.
清代孔尚任的传奇《桃花扇》,经历十年,“三易其稿”,于1699年(康熙38年)成书。《桃花扇》在北京盛演,使一些“文臣遗老们”“掩袂独坐”,“唏嘘而散”。获得了很大的成功。它和洪升的《长生殿》传奇,被人们誉为“南洪北孔”,成为照耀当时文坛的双星。《桃花扇》是孔尚任以候方域所写的《李姬传》为兰本而创作的,“通过明末复社文人候方域与秦淮名妓李香君的爱情故事,来反映南明一代兴亡的历史”(王季思《<桃花扇>前  相似文献   
3.
郑燮(1693-1765),字克柔,号板桥,江苏兴化人。早年落拓不遇,乾隆元年(1736年)四十四岁时才中进士,先后官山东范县、潍县知县十多年。他在任期间能体察民间疾苦,遇事护贫民而抑富豪。后因荒年替百姓请求赈济,得罪了上司,在乾隆十八年(1753)春,六十岁的郑燮被罢官。此后他居于扬州,卖书画度日。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