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1篇
丛书文集   1篇
综合类   5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以王安忆、铁凝和残雪为代表的当代女作家,在文学创作中,坚持知识分子精英立场。她们对女性的生存境遇进行思考,对女性的人性弱点进行审视,尝试精神自审与自我救赎。王安忆以写实为主,残雪坚持非理性,而铁凝则借助心理描写,把人的精神自我救赎的过程,更加细腻地展示出来,更多地表现出与残雪创作风格的相似性。  相似文献   
2.
"叙事学"是小说文本解读的一种方法,用它来解读余秋雨的散文集《千年一叹》,可清晰地发现该散文文本的叙述主体"不再是"余秋雨本人,而是余秋雨对社会文明兴衰的理解和世纪之交世人生活现状与生命状态的真切体味,这也就决定了《千年一叹》的叙述主题是以"救亡"与"启蒙"为目的寻访人类古文明。而在《千年一叹》的叙述话语中,作为其"叙述语"和"转述语"的交替运用,不时地发生着质的变化,余秋雨则以"导演"的身份走到舞台的中央而直抒胸臆,以他对"文明"思考的叙说来感染和影响读者的阅读心理和审美情思。  相似文献   
3.
"叙事学"是小说文本解读的一种方法,用它来解读余秋雨的散文集《千年一叹》,可清晰地发现该散文文本的叙述主体"不再是"余秋雨本人,而是余秋雨对社会文明兴衰的理解和世纪之交世人生活现状与生命状态的真切体味,这也就决定了《千年一叹》的叙述主题是以"救亡"与"启蒙"为目的寻访人类古文明.而在《千年一叹》的叙述话语中,作为其"叙述语"和"转述语"的交替运用,不时地发生着质的变化,余秋雨则以"导演"的身份走到舞台的中央而直抒胸臆,以他对"文明"思考的叙说来感染和影响读者的阅读心理和审美情思.  相似文献   
4.
残雪创作期的前后划分大致在90年左右。残雪早期的描写没有脱离中国某个时期的社会现实。到了后期的创作整个进入了作家个人精神的世界,形成所谓“残雪之谜”。纵观残雪的创作,的确可以发现精神探索逐渐加深的痕迹。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连云港市政府通过发展文化旅游把西游记文化资源优势转变为产业优势,提升全市文化软实力,取得了较快发展。但是,体制不顺、融资不足、复合型人才缺乏等问题仍然困扰着产业融合。要实现连云港旅游业与西游记文化产业融合发展,须通过企业融合、文化创意、技术创新、产品融合、市场融合等途径,在专项规划、体制创新、融资多元、集团发展、产品创新、市场培育、人才培养等方面采取具体措施,才能促进连云港旅游业和西游记文化产业深度融合,提质升级为西游记文化旅游产业,形成连云港最富有魅力的国内外民族文化品牌。  相似文献   
6.
网络传媒对中国当代文学的巨大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20世纪90年代以后中国当代文学的主流是网络文学,网络文学的形成得力于网络传媒。网络传媒诞生以来,对中国当代文学产生了巨大影响,引发了一场"新文化运动"。这场新文化运动,使文学写作者队伍空前壮大,中国文学传统观念发生了历史性的改变,文学新品种也不断增加,促使中国当代文学迅速走向平民化、多元化的道路。  相似文献   
7.
残雪是八十年代中国文坛颇具影响力的先锋派作家之一.残雪以其创作面貌及其个人精神气质的独特性,形成了所谓的"残雪之谜".探析残雪的小说文本,我们从中可以看到西方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对残雪创作的深刻影响.本文着重分析残雪对卡夫卡作品的精神实质的理解,以及在她本人创作过程中的自觉接受.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