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1篇
综合类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1.
《君子于役》——睹物怀人,情景如画 《君子于役》是一首抒写妇女思念久役在外的丈夫的诗篇。诗中这位农村少妇,在苍茫的暮色中,看到牛羊下冈,鸡进了笼,倍觉孤独、寂寞,从心底唱出了这首哀婉感人的思夫曲。全诗二章,每章八句,采用复沓的表现形式。 “君子于役,不知其期,曷至哉!”诗篇开头三句,直抒胸臆。“丈夫服役去远方,不知期限有多长,何时才能回家乡!”从思妇自言自语的叨念中,我们仿佛看到了她满脸的愁容,听到了她颤栗的声音,不禁要为她的命运担心了。“不知其期”,写出了女子的辛酸。丈夫服役如果有个期限,则去一天便少一天,“不知其期”,就简直没法指望了。“曷至哉!”这是发自女子内心的强烈呼唤。是女子长期独处受痛苦、受煎熬,急切盼望丈夫归来的思想情绪的反映。  相似文献   
2.
姓氏探源     
古人的姓氏甚为复杂,对阅读文史典籍特别是先秦文史典籍带来很多烦难,了解古代姓氏的情况,具备一些姓氏知识,这对于我们阅读古代文史典籍无疑是有好处的.近、当代有些学者、教授把研究氏族问题看作是研究我国历史特别是先秦史的一把钥匙,这不是没有道理的. 姓氏产生于原始社会.姓是母系社会用以表明家族系统的称号.《说文解字》中“姓”字从“女”、从“生”.在母系为中心的社会里,人们只“知母不知父.”(《吕氏春秋·持君》)子女都继承母姓.上古的姓多是从“女”旁.如:姚(唐、虞)、姒(夏禹)、姬  相似文献   
3.
4.
王昌龄、高适和王之涣都是唐代开元(公元713—741年)年间负有盛名的诗人。他们各自写下了不少各具特色、各有千秋、脍炙人口、流畅自然、优美动听、琅琅上口的诗篇。他们的不少诗篇已被当时的乐工谱成曲子在民间广为传唱。有个故事写道: 一天,他们同去京都长安市街的酒楼饮酒,正巧遇到梨园歌女在酒楼内唱曲宴乐,他们三人便悄悄地躲到一个角落里围着火炉观看。王昌龄悄悄同高适、王之涣商量说:“我们几个人一向都各以擅长写诗出名,每次不能分出高下优劣,今天咱们听听这几位歌女的吟唱,看谁的诗作被谱入歌曲的多,谁的作品就算是最好的。”不一会儿,一位歌女打着拍子凄清地唱着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歌词是:“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  相似文献   
5.
世称唐诗、宋词、元曲。对于唐诗、宋词的研究,历来为学界所重视,且早已有《全唐诗》、《全宋词》的出版,可谓成绩斐然,硕果累累。然而在对以世界文化名人关汉卿为代表、以杂剧创作为最高成就的元曲的探讨上,却与其本身的辉煌,存在着太大的落差。1998年由徐征、张月中、张圣洁、奚海主编的《全元曲》的出版,打破了这一令人遗憾的局面,填补了域内尚无一部元曲作品总汇的空白。最近,奚海又推出了他的专著《元杂剧论》,这是一部对元杂剧的思想的、审美的价值及其开拓创新意义有着精辟阐述和系统总结的力作。(一)全书视野宽广,高屋建瓴,把元…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