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2篇
丛书文集   9篇
综合类   4篇
  2020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35 毫秒
1.
地理课如何设疑、解疑和留疑呢?设疑的方法很多,常见的有以下六种: 1.拟问设疑:是老师自问自答,宛如和学生进行娓娓动听的谈话,使学生在思考中听课.如讲地球的形状时,老师边讲边问:"地理的形状像什么?""怎样才能看清地球的形状呢?"通过学生回答后,开展讨论式教学.  相似文献   
2.
浅谈高校图书馆随书光盘资源的管理和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阐述了随书光盘的特点,介绍了带盘图书的几种管理办法,分析了这几种方法的利弊,同时就如何加强光盘的宣传和利用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3.
被害人过错的成立要件与我国《刑法》的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被害人过错是基于被害人的行为,诱发犯罪人的犯罪意识而遭受犯罪行为的侵害,从而导致犯罪人应受惩罚性降低的过错。本文对被害人过错的主体要件、被害人过错与犯罪事件的发生和发展有因果联系、被害人过错达到一定标准等进行了分析,并认为,应在刑法总则中明确将被害人过错作为法定量刑情节,在分则中首先就一些互动性较强、被害人过错比例较大的犯罪做出更为详尽的规定。  相似文献   
4.
5.
贾克·阿达利的《噪音:音乐的政治经济学》一书倍受欧美各地的知识界重视,其中所强调的一个重要观点是,音乐是宗教和政治权力的一种象征,它意味着秩序,同时也预示了颠覆。《大武》乐是我国西周时期的乐舞,学术界对《大武》的研究主要停留于其作者及其乐章的考证问题上,本文认为,《大武》乐与《噪音:音乐的政治经济学》中的论点有着极大的契合之处,而这又恰恰证明了中国古代乐的政治性特征。  相似文献   
6.
发达的礼乐文明是中国古代社会的一个重要特征,但我们往往侧重于礼的研究而未能对“乐”予以足够的重视。在分析一些先秦儒家文献的基础上,笔者提出了“乐治”概念,试图明晰:第一,自其产生开始就与社会之治联系在一起的“乐”,被先秦儒家提升为实现政治统治所必不可少的工具;第二,先秦儒家对“乐”的特质的界定,使乐之治成为可能;第三,“乐和同”的功用又使得乐之治成为必要。  相似文献   
7.
从隐性教育的视角探索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途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教育在文化的内化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从教育方式的角度来说,现实中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任务主要是通过显性教育,即一种直接的、外显的方式进行的,而这种教育方式也使得一部分人对马克思主义教育产生了逆反、排斥心理,影响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进行。文章认为,隐性教育既能有效地承担内化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核心内容的任务,同时又能化解现实中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所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研究生导师的学术水平、人格魅力、责任感等影响着研究生的培养质量。由于自然、社会、历史等原因,西部欠发达地区高校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存在基础薄弱,人才流动不畅,师资力量不足,结构不合理等问题,降低了导师队伍的整体学术水平和指导水平,影响了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可通过引进高层次人才,改善导师队伍结构,实行导师组制,建立导师考评体系几方面来加强导师队伍建设,保证研究生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9.
祭祀活动中诗乐的使用在商周时期非常突出,通过祭祀诗乐殷周统治者彰显了他们的"帝"观念.殷人祭帝的层级化论证了殷王权的合法性;周人在殷人的传统上把祀神活动进一步制度化,各个神的层极关系通过祭祀之乐的不同而得以明确显示,同时,周人还建构了一条"以德配天"的与帝相通的现实路径.祭祀诗乐中的"帝"观念印证了商周政权的合法性.  相似文献   
10.
在礼制的框架中生存与发展是中国先秦古乐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特征.在对乐的发展进行梳理时,我们可以发现,从原始乐的"神人以和"到阶级社会中先秦儒家明确融"德"于"乐",提出"乐者,所以象德者也",以及"乐和同"功能之彰显,无不体现出先秦乐所隐含的"道德教育与政治教化"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