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民族学   1篇
丛书文集   3篇
综合类   8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不少史学家认为刘邦治国的指导思想是“黄老之术”,但我们评述历史人物,“不但要看干部的一时一事,而且要看干部的全部历史和全部工作”,我们认为,刘邦的整个一生都是向往法家,推行法治的。一、刘邦羡慕法家秦始皇刘邦入咸阳前是羡慕法家秦始皇的。刘邦出身于富裕中农家庭,“尝告归之田”,虽有条件读点书,但他“不脩文学”。所谓“脩”,《说文解字段注》为“脯也”,“则薄析曰脯”,即“以求尽善”。所谓“文学”,是指文献经典。意思是说,刘邦没有很好的读过文献经典,当然也不是没有读过书。《汉书·艺文志》中列有他写的“歌诗”二篇,即《大风》与《鸿鹄》就是例证。正因为如此,他对儒家等学派的思想懂不了多少。他父亲骂他是“亡赖”,虽是指他“不事家人生产作业”,“无利入于家也”,但也有读书不多之意。  相似文献   
2.
古代历史家曾在“刘邦出山”上大做文章,偏造了不少离奇的故事。 一曰“龙种”。刘邦出生时,其母王含始“梦与神遇。是时雷电晦冥,太公往视,则见蛟龙于其上。已而有身,遂产高祖”。《诗含神雾》云:“赤龙感女媪,刘季兴。”一句话,刘邦乃“人龙混种”。从长相看,是龙的化身。“颜貌”可谓“隆准而龙颜”,正如“集解”引文颖注:“高祖感龙而生,故其颜貌似龙,长颈而高鼻。”体形有龙的标志,“左股有七十二黑子”,正如《合诚图》云:“赤帝体为朱鸟,其表龙颜,多黑子。”并以武负、王媪所见证实,“见其(指刘邦)上常有龙,怪之”。所以,“每酤留饮,酒售数倍”,“两家常折券弃责”以示尊敬。  相似文献   
3.
《中国集市贸易简史》序罗庆康集市贸易是中国古代商业经济的先驱,也是近、现代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集市贸易是历代经济发展的晴雨表。凡是集市贸易发展的王朝,经济势力就比较强,国家政权就巩固;反之则否。因此,这是一个值得研究的有意义的课题。过去虽然有不少学者...  相似文献   
4.
五代兵制沿袭唐制 ,而臣服于五代各朝的马楚兵制 ,一般来说与五代类似 ,但也有不同之处 ,特别是对五溪地区少数民族实行的“都誓主”制 ,是在新形势下的一种创造  相似文献   
5.
外戚政治始于秦,而形成于西汉。西汉外戚吕氏、上官氏、霍氏、王氏四次阴谋篡位,但前三次失败,仅王氏成功。经过考察认为,外戚能否成功,必须具备母后临朝、外戚柄权、皇帝年幼、群臣支持四个条件,缺一不可  相似文献   
6.
论阴山障城的特点及其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障城,汉谓之“侯城”。《通鉴》师古曰:“汉制,每塞要处别筑为城,置人镇守,谓之侯城,此即障也。”它偏筑于长城之内,是以长城为主的防御体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一九八五年八月二十日—九月二十六日,我们勘察了阴山秦汉长城附近的障城有十四个:磴口县沙金套海苏木(乡)鸡鹿  相似文献   
7.
湖南古代历史文化源远流长,曾出现过五次高峰期,足见物质载体的丰足.但因主客观因素的干扰,一直没有打造出自己独特的文化品牌而走入"世界遗产",这是值得我们认真研究的.  相似文献   
8.
汉代盐制的问题,虽然一般通史提到过,但专文论述的几乎没有。因此,对于盐官的数量、盐价、盐税、制盐方法及产销方式等还不太清楚,有待讨论。本文拟就上述问题,发表些粗浅的意见,向同志们请教!  相似文献   
9.
罗庆康 《民族研究》2001,(1):104-105
最近 ,四川民族出版社出版了伍新福的新著、近 5 0万字的《苗族文化史》。此系作者在苗族历史文化研究方面 ,继《苗族史》、《中国苗族通史》等专著之后的又一部力作。苗族 ,是中国古老的民族。在数千年的历史岁月中 ,苗族形成了自己优良的民族传统 ,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近一二十年来 ,在研究少数民族文化风俗的热潮中 ,我国学术界的苗、汉学者及各方有关人士 ,都十分重视对苗族传统文化的研究 ,并取得了显著成绩。《苗族文化史》集学术界和作者本人多年研究之大成 ,对苗族文化和风俗进行全方位的、系统的综合研究和历史阐述 ,自成体…  相似文献   
10.
两汉的专卖政策在当时起了较好的作用,又给后世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因此,理清专卖政策的发生、发展与演变是很有必要的。一官营盐铁始于春秋。齐桓公称霸,曾问策于管子,管子曰:“为官山海。”并解释曰,“海王之国、谨正盐策”①(《辞源》1983年版注:盐策,“食盐者的册籍”)。从此看出,齐国首先从官营盐业开始,然后扩展到铁,这时的官营,主要是管理盐铁户的生产与取税,并征食户税,与后来汉代盐铁专卖不同。汉代国家既掌握生产,又控制运销。因此,傅筑夫先生认为,“这个制度起源很早,是周初由齐国(指太公)开始实行”,②提得太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