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民族学   6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2篇
社会学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全球化背景下的文化研究及其思考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本文根据作者近来读到的有关论著对欧美社会文化人类学关于“全球化”的定义、“全球化”研究的社会文化和理论变迁的背景以及一些社会文化人类学者在全球化背景下的文化研究做了简略的介绍。对于社会文化人类学来说,“全球化”不是文化同一化,而是商品、钱、人、图像、技术、知识和思想等各种客体和主体,在全球范围内以前所未有过的广度和速度的流动。“本土化”则是对应于上述“全球化”的另一个社会事实。同样,传统的复兴往往也是全球化过程中的一个内容。作者还根据自身的文化观察与思考对全球化背景下的社会文化人类学研究提出了一些见解。  相似文献   
2.
评加藤毅著《母系制和出外谋生——印度尼西亚的米南卡保人传统的演进》,康奈尔大学出版社,伊萨卡和伦敦,1982年,共267页)目前总共大约有400万人口并遍布在整个印度尼西亚的米南卡保人(其中大约70%居住在原居地西苏门答腊省),是世界上实行母系制度的最大的  相似文献   
3.
以参与式田野研究和深度访谈为主要方法的人类学研究是质性研究的重要实践. 自上世纪末以来,我国社会人文学界出现了对"科学"的一种误读,将"科学"研究理解为"量化研究",甚至将"数字"视为科学性的最高表述,将应用研究中有无"数字"表述作为衡量其价值的标准.由于有些社会人文学者把"数字"当做拜物主义对象,以经验研究为主要方法,以质性研究(对社会结构、制度、关系以及社会文化意义等的探索)为目标的人类学,在社会人文应用研究中遭到了质疑,也因此又一次被边缘化.  相似文献   
4.
美、英社会文化人类学研究的时空变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简略地勾勒了一个多世纪以来,美、英社会文化人类学研究的时空变迁,即从开始只研究非洲族群、太平洋岛屿和澳大利亚土著、美洲印第安人等的所谓“原始”、“野蛮”、“无文字”、“无国家”的简单社会,到后来研究亚、非、拉的复杂传统文明社会,再到后来又进而研究欧美工业社会;从只研究现代的“过去时”,到研究现代的“现代时”。文章指出这一研究的时空变迁与世界政治、经济形势的变化,科学技术的发展密切相关,同时也是作为社会能动主体的美、英社会文化人类学者在面对世界形势的变化,对包括自身学科在内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及其理论不断进行反思,进而加以革新发展的结果。  相似文献   
5.
1998年 7月 2 6日— 8月 1日 ,国际人类学民族学联合会第 1 4届世界大会在美国的威廉斯堡玛丽大学召开 ,来自世界 5 0多个国家的约 1 5 0 0位学者参加了这次盛会 ,中国也派出了 1 8位代表。大会的主题是 :“2 1世纪 :人类学的世纪”。这一命题反映了人类学家对于 2 1世纪是人类学大有用武之地的世纪的希冀与信念。自 2 0世纪下半叶以来 ,人类学经过广大非西方世界独立运动的冲击以及由此出现的不断反思和批判 ,出现了几次较大的转折 ,获得了更多的生长点 ,并且在顺应市场化、信息化的同时 ,提高了思辨性 ,加深了对文化本质的认识。一些传统…  相似文献   
6.
海洛因、性、血液及其制品的流动与艾滋病、性病的传播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艾滋病或性病的传播在时空上是不平衡的 ,它是与海洛因、性、血液及其制品的流动以及一系列特定的政治经济与社会文化制度交织在一起的。从一定意义上说 ,艾滋病的蔓延暗示着社会的不平等以及社会变迁与社会文化制度不相协调的问题。本文基于作者在云南四个村落的田野调查以及对河南一个村落的访问 ,对艾滋病和性病在我国传播、蔓延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文化背景做了描述和讨论。  相似文献   
7.
本文运用象征分析法,通过对川滇纳日人的创世纪神话、祭祀女神、房屋结构、丧葬中的送魂路线、方位和生肖年龄的计算等的象征表达的诠释与分析,探索纳日人的社会性别的结构体系。作者认为,纳日人的女仙男俗、女高山男平坝、女水男火、女北男南等的象征对立,正表达了女子与男子在空间结构关系和时间结构关系上的对立统一关系,并将这一社会性别的文化结构体系概括为女源男流。  相似文献   
8.
艾滋病传播的社会文化动力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艾滋病是一种传染病 ,更是一个社会问题。由于种种原因 ,对艾滋病是社会问题的认识和研究 ,尤其在我国 ,还是非常薄弱的。不少学者认为 ,艾滋病在世界的传播迄今未能得到遏制 ,重要的并不在于生物原因 ,而是由于导致其在不同地区传播的社会历史背景未能得到认识和改变 (Singer,1 998;Schoepf,2 0 0 1 :337;Farmer,1 992 :2 99n .7)。这里所指的社会历史背景包括政治的、经济的和文化的。如果广泛存在的贫困、不平等和暴力的生存条件不消除 ,像非洲那样艾滋病泛滥的悲剧就会在许多地方重演(Schoepf,2 0 0 1 :337)。能否正视艾滋病传播的社…  相似文献   
9.
翁乃群教授追溯了他进入民族学、人类学的学术经历及其与国内学科发展历程的关系,并且以纳日(纳、摩梭)人社会的田野研究历程为例,讨论了"地方"概念的多元性;在反思"地方"和"田野"的基础上,指出人类学的根本仍然是经验研究,而且西南作为一个富于差异性和区域相似性的民族学、人类学场城和田野基地,对中国人类学的整体发展具有很大的理论潜力.  相似文献   
10.
关于新世纪社会文化人类学研究的思考与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社会文化人类学者所指的全球化是全球范围内的“社会、经济、文化”或者“图像、人民、货币、技术,总之各种主体和客体”的流动这一全球社会文化体系。虽然人类文化接触古已有之,但至少只有发展到资本主义时代,并且是在打破了国家界线、地区界线以至洲际界线之后,这种文化接触过程才被一些学者们视为具有“全球化”的意义。在面对世纪之交的上述重要时代特征,笔者试图根据所读到的有限论著和了解到的疏漏情况,对“全球化”背景下的社会文化人类学研究作一简略的介绍。并基于这些有限的了解和本人的田野观察与思考,对在新世纪初期该学科的研究大胆妄加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