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6篇
综合类   1篇
  2015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5 毫秒
1
1.
在纪念伟大的革命导师马克思逝世一百周年的时候,回顾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理论在我国农业中的运用和发展,是非常有益的。(一)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研究资本主义经济运动规律及其发展趋势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完整的关于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理论。这些理论的主要原则就是恩格斯在一百多年前提出的:(1)废除私有  相似文献   
2.
十三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人民群众联系的决定》是一个极其重要的马克思主义文件。“决定”把党的群众路线称作“根本的工作路线”,号召全党同志在新的历史时期要认真加强同人民群众的鱼水关系,推进改革建设事业,以应付国内外的风云变幻。为了更好地坚持这条群众路线,必须解决好以下几个迫切的问题。从坚持马克思主义的高度解决认识问题提高贯彻群众路线的自觉性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我们党创立了以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为中心内容的群众路线。它的实质就是要使我们党和人民群众建立起正确的关系,以便发挥党的核心领导作用,把社会主义事业不断推向前进。但是,随着执  相似文献   
3.
(一) 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社会主义经济的根本出发点是什么?对此,众说纷纭,莫衷一是。陈云同志在党的八大会议上的一次发言中对这一重大问题作出了回答,他说,从有利于人民这一根本点出发,“我们必须使消费品的质量提高,品种增加,工农业产量扩大,服务行业服务周到,而决不是相反。”(《陈云同志文稿选编》第12页。以下凡引此书只注页码)由此可见,陈云同志经济思想的根本出发点就是真正为人民谋福利。从这一根本点出发,他有三个基本思想: 第一,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必须和人民生活兼顾,必须平衡。  相似文献   
4.
<正> 现已出版的两部《陈云同志文稿选编》,在科学地总结一九四九年至一九六二年我党经济工作中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的同时,生动地反映了陈云同志指导经济工作的唯物辩证法思想。认真研究它,对于准确地认识我国的特点,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加快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步伐,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热爱祖国,即我们通常所说的爱国主义,是一个历史范畴,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它有着不同的内容和表现形式。在我国古代,爱国主义的具体内容主要是维护民族独立、版土时完整和国家的统一。这一内容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忠君”的形式表现出来的。在近代,由于我国社会逐渐变成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性质,爱国主义的具体内容也就随之成为反对本国反动阶级的统治和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压迫。这一内容集中表现在反帝反封建上。  相似文献   
6.
江泽民同志“七一”讲话指出:“面对复杂的国际形势和繁重的国内任务,党必须在理论上更加成熟起来。”这是对我党七十年建设经验教训的科学总结。马克思主义是党的指导思想的理论基础。实践告诉我们,由于不同理论的指导,党内就会出现不同的路线和方针。党的理论基础不牢固,就会失去存在的权利,而且不可避免地或迟或早要在政治上遭到破产。因此,理论建设始终是党的建设的一项基础工程。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同志曾反复告诫我们:“指导一个伟大的革命运动的党,如果没有革命理论,没有历史知  相似文献   
7.
我国地域辽阔,各地遍布着不同历史时期和不同地域环境、不同民族文化所形成的传统村落,承载着大量的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但是,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现代文化的巨大冲击,传统村落面临快速消失的严峻局面。文章以云南省滇中地区的10个国家级传统村落为例,对村落现状问题进行总结和原因分析,并结合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和问题,对传统村落的保护措施、非物质文化传承、法规建立和村落产业发展四个方面进行研究,探讨面临快速消失困境下的我国传统村落的保护性利用对策及其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