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5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周易》不仅是穷神知化的哲理之学,而且是经邦济世、崇德广业、长治久安的政治管理学。易学的政治管理思想不仅是前此的政治管理经验的总结和升华,而且对后世的治国实践、政治管理产生了重大的指导作用。以经纶为中心理念,《周易》提出了政治管理的七大原则,覆盖政治管理等诸多方面,于政治管理者提高执政能力,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儒学由原创儒学发展到现在仍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并且将会继续发挥强大的社会作用。为了追溯儒学的生命力之源,从孔子创建儒学之初来着手,从中可以发现建构儒学基础的四大维度,即是:个体维度、群体维度、社会维度、超越维度。原创儒学的这四大维度在儒学以后的发展中一直被延续承传,正是这四大维度才使得儒学在两千年后仍然能在人类的发展中体现自己的思想价值。  相似文献   
3.
作为我国古代一部重要的文化元典,有“群经之首”、“大道之原”美称的《周易》以其博大精深的思想宝库沾溉着后世万代。《易传》蕴藏着的审美思想在中国美学中具有发端和奠基作用。精巧深湛的《易传》美学思想包含着八个方面的内容:神妙万物的美本体论、精义入神的审美境界、贲无色也的艺术美境、旨远辞文的创作原则、其臭如兰的审美通感、美之至也的完关人格、修辞立诚的美在真情说和乐天知命的审美人生。  相似文献   
4.
《周易》在中国古代位于群经之首,有“天书”之称,在现代又颇受西方人重视,被看作“奇书”。《周易》的思想和价值至今值得人们去研究和发掘。本文以《易经》为主,结合《易传》,试对《周易》整体观的特点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5.
孙奇逢是明末清初著名的理学家,他以合会朱王为纲,形成了对《太极图说》辨、朱陆异同辨、“王门四句教”三大理学论题的新认识。他认为《太极图说》之辨的实质是不同理学家站在不同立场而产生的本体论认识上的不同;对于朱陆之辨,他认为朱陆之间并无本质区别,学者要道问学和尊德性并重;对于“王门四句教”之辨,他认为“无善无恶”是论心而非论性。孙奇逢对此三大公案的超越性认识,使其理学思想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反映出明末清初的理学特色。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