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10篇
综合类   8篇
社会学   1篇
  2023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腐败是造成执政党垮台的重要原因,中国国民党丧失大陆政权和苏联共产党的垮台充分证明了这一点.有人认为集体主义是造成执政党腐败的根源之一,甚至有人说出更刻薄的话,称当今最腐败的国家无一不是在全社会推行集体主义的国家.文章认为,由于我们党自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以来在全社会所推行的集体主义并非真实的集体主义,本身存在着无法避免党内腐败的政治基础,所以要根治党内腐败,必须构建真实集体主义政治,赋予公民广泛的政治参与权、民主监督权,以社会制约权力.  相似文献   
2.
习近平关于生态政治的重要论述及其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指出"生态环保任重道远",要使生态环保工作深入人心、持久有效,就必须从政治的高度理解把握生态环保的意义.习近平关于生态政治的重要论述堪称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中枢神经与理论之魂.系统分析、梳理、阐述习近平关于生态政治重要论述的形成背景、科学内涵与实践路径,能够启发人们深刻理解习近平关于生态政治的重要论述不同于西方生态政治观的本质特征;正确把握习近平关于生态政治重要论述的基本立场、核心要义和理想境界,有助于自觉自为地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自觉守住自然生态安全边界,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和美丽中国建设.  相似文献   
3.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有关道德原则的争论及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耿步健  边和平 《理论界》2009,(11):30-31,164
社会主义集体主义道德原则是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伦理原则,但如何界定和完善社会主义集体主义道德原则,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作进一步的努力,而学术界有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到底应坚持什么样的道德原则的争论,为我们更好地界定和完善社会主义集体主义道德原则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4.
社会主义集体主义,是促进和保障个人与社会和谐发展的道德原则,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伦理基础。但长期以来,由于过去“左”的错误思想的影响,人们在集体主义道德原则上存在误解,从而在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中出现了许多不和谐因素。因此,如何在实践中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集体主义,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奠定良好的伦理基础,就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5.
习近平关于生命共同体的重要论述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理论与实践的高度凝练和集中表达。习近平所阐述的“生命共同体”主要包括“自然内部制衡的生命共同体”“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命共同体”“人与人命运相连的生命共同体”3个方面,具体内涵是指将自然界的动物和山水林田湖草等纳入生命共同体的保护对象,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命共同体,由人与人命运相连的生命共同体共谋生态治理出路。习近平关于生命共同体的重要论述是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话语权的思想内核,是凝聚各方力量建设美丽中国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政治动员,是引领各国人民走向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生态智慧。  相似文献   
6.
大学生健康恋爱心理的培育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爱情无疑是大学生最为关注的话题之一,而大学生恋爱也早已不再“犹抱琵琶半遮面”。但恋爱心理的不成熟、不健康必然会给大学生带来许多异常性的恋爱行为,从而造成大学生情感生活的痛苦、不安和遗憾。大学生中出现的各种恋爱问题,大多都与不成熟、不健康的恋爱心理有关。因此,探讨大学生恋爱心理及其特征以及如何培养大学生健康的恋爱心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8.
建立完善的企业产权市场是推进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的一个重要途径,在我国当前产权市场改革中,无论市场的外部环境如何变化,只要对市场组织系统中三大基本要素地位功能定位,做到对交易主体认真管理,交易客体严格规范,交易中介积极引导,即可解决新形势下产权市场中的许多问题,建立规范有序的产权市场。  相似文献   
9.
论加强大学生德商的培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耿步健 《学术论坛》2005,(9):172-175
自1996年美国哈佛大学罗伯特.科尔斯教授提出“德商”这一术语后,“德商”越来越受到学术界的广泛重视。但以往的德育工作者由于受传统“情商”思维的影响,往往把“智商”不成问题的大学生出现的心理不健康、找工作难、事业失败等种种问题,归结于“情商”不高。现在看来在许多情况下,“德商”不高才是根本的原因,高等学校应努力加强大学生德商的培养。  相似文献   
10.
大学生情商偏低是大学生心理障碍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而大学生情商偏低又可归因于个体生理心理发展不稳定和易变,缺乏对情商理论的关注及运用,缺失理想信念,家庭情商教育失去中小学阶段着力点,新置着力点方向不明,家庭发生经济困难或变故,少数家长自身成了反面教员;高校缺乏情商课程设置,情商教育开展不力,情感交流不够贴心与持久,社区管理机构与居民疏于情感沟通与协调,社会不良风气对大学生情商培养造成着破坏性影响等多方面因素,因此,必须从引起大学生情商水平偏低的多方面因素入手提升大学生情商水平,切实帮助大学生克服心理障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