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1篇
民族学   2篇
综合类   10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2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教育有两种功能,一种是促进社会智力发展,另一种就是施加社会控制。基于教育的社会控制功能,以提供教育经费、选拔师资和干预课程设置三个要素构建起民国时期宁夏多元教育的社会控制机制。  相似文献   
2.
以生态移民为背景,借鉴社会整合、社会冲突、社会公平等理论,根据宁夏生态移民地区社会稳定的实际情况,构建社会稳定评估指标体系,并提出利用改进的模糊综合评估法对社会稳定进行评估,为宁夏生态移民地区社会的稳定发展提供有效的监测、预警工具。  相似文献   
3.
束锡红  聂君 《民族学刊》2019,10(1):12-21, 99-101
本文在分析青海省海北州海晏县汉藏民族关系现状的基础上,总结了汉藏民族关系发展的特点:民族团结源远流长、经济发展有利于汉藏和谐民族关系的形成、汉藏民族关系是“汉-藏-蒙-回-土”多元格局中的核心、藏传佛教在汉藏民族关系的发展中有一定的影响力,指出影响汉藏民族关系和谐发展的问题:民众经济纠纷时有发生、贫困问题依然突出,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加强民族间交往交流交融维护民族关系和谐发展、实施精准脱贫、稳定脱贫推动民族关系和谐发展、依法治理保障汉藏群众根本利益,以期进一步推动海晏县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的进程,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4.
基于2012宁夏生态移民调查情况,分析宁夏生态移民地区民族关系的影响因素,结合定性和定量指标,构建起民族关系评价指标体系,并用改进的模糊综合评价法,提高民族关系评价指标体系的可操作性,为民族关系的监测、预警提供实用工具。  相似文献   
5.
回族教育的创新与变革有着深刻的时代背景和必然要求。在民国时期的宁夏,马福祥、虎嵩山等回族上层人士,通过创办新式回民学校,改革经堂教育,推动了回族教育由旧及新的转变——虽然在这一过程中存在一些不足与缺陷,但较之以前已经有了许多积极的变化,对回族发展及国家强盛等都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与滞后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之间的矛盾,逐渐成为影响宁夏地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以宁夏城市回族社区大众作为研究对象,从社会交往与身份认同、精神文化的消费情况、价值观念与理想追求、社会公德与责任、人们的精神信仰等方面展开调查,对宁夏地区大众精神文化需求的现状进行了分析,以探究影响大众精神文化发展的因素,并针对这一现状提出了若干可行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基于西北五省抽样调查的数据,设置相关变量,利用李克特量表法和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探究影响西北地区回汉民族关系的显著因素,并分析影响因素产生的原因,针对显著影响因素提出可操作性的对策建议,进一步推进西北地区新型民族关系的形成和发展。  相似文献   
8.
在对宁夏红寺堡区调查的基础上,基于文化适应的多维模型理论,从婚姻、饮食、宗教信仰及传统节日四个方面分析了回族生态移民的文化适应策略,并从文化差异、歧视与偏见、社会支持、居住时间、自愿与非自愿、交往意愿与交往能力、人口统计学因素七个方面总结了回族生态移民文化适应的影响因素,并提出了消除民族歧视偏见、合理配置民族构成比例、建立健全宗教设施、完善优惠政策、扩大劳务输出、普及学校及社会教育等六项对策建议,以进一步促进回族生态移民的文化适应。  相似文献   
9.
宁夏生态移民搬迁后,与他人生活空间上的接近和心理上的互相接纳为移民社会关系的重构提供了必要条件,移民逐渐拓展自己的社会关系网络。但在原居民主动排斥和生态移民自我封闭的双重因素影响下,移民社会关系重构仍面临着一定困难,需要通过强化移民心理干预、借助媒体争取社会支持、缓解公共资源竞争、改善移民生计资本等措施实施干预,帮助移民尽快重构社会关系网络,推动和谐移民社会的构建与发展。  相似文献   
10.
教会教育是近代宁夏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在阐述圣母圣心会在宁夏创办教育活动的基础上,从教会教育本地化、专业化、世俗化、城市化、多元化五个方面分析了圣母圣心会教育的变革,从地方发展的视角来重新审视圣母圣心会教育对近代宁夏地区的影响,并对圣母圣心会教育进行了客观的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