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1篇
综合类   2篇
  2020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2.
国际关系中的情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聂文娟 《国际论坛》2011,(1):45-51,80,81
情感是人性的一部分,也是社会关系、社会结构建立和连结的基础,但遗憾的是,国际关系的研究一直以来并未给予情感问题充分的关注,三大主流理论的理论体系尽管都涉及到人类社会的情感因素,但并未对此做一系统化的深入分析。自2000年以来,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重视国际关系中的情感问题,情感与理性、情感与身份以及情感与规范都逐渐成为新的研究议题。这不仅有助于克服长期以来情感与理智、非理性与理性的二元对立,而且有助于加深我们对国际体系进程因素的认识,如战争的爆发、合作的达成、身份的形成以及规范的维持等。  相似文献   
3.
西方学者评出儒教代表人物孔子、道教代表人物老子和释教代表人物慧能这“东方三大圣人”。尽管儒释道三教各主张有其独特性,持保守视角主义,但儒释道阐扬和谐,倡导交流融合。经过千年发展,儒释道三者之间进行不断吸收融合、批判。当今从后现代哲学方面审视儒释道融合的哲学内因可以发现,儒释道都有不支持刻板的本质主义,而是追求本真的探求,儒释道三家对世界的研究尽管有一些差异,但总的都是从主观、内部的修炼做起,对自我进行认识,发掘自我的本能,从此出发,更进一步的拓展到对开放的世界和社会进行观察感受,进行和世界、社会相适应的自我修养和提升,这不仅对古代人们、社会有着长远影响,对现代人也大有裨益。儒释道之间相互融合形成当今的后现代哲学。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