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综合类   9篇
社会学   6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社会学意义上的"圈子"就是"社群"、"部落"、"团体";从个人经验来说,"圈子"就是由志向、趣味、年龄甚至居住地点都比较相近的人自动形成的团体.每个人似乎都逃不出圈子的"手掌心"都会在一定意义上有属于自己的圈子范围,圈子有大有小,有相交也会有重叠,它的社会意义在于反映了非正式组织群体的多样化.这个所谓的圈子,像阳光与空气一样,虽不可触摸,却是深刻存在的.  相似文献   
2.
大型组诗《哦,天使》是唐兴玲晚期的重要作品。笔者试图通过总体把握与作品细读揭示存在于其中的母子关系。论文从爱与独处、教育或学习和智慧之甜三方面展开,侧重分析诗中的母子亲情与美德教育,以及由此体现出来的母亲、教育者和诗人融为一体的倾向,并把它视为诗人唐兴玲的智慧所在。  相似文献   
3.
在<诗论>中,美学家朱光潜把诗歌的声音节奏和视觉意象看得同等重要,由于诗歌"意象学"已经有许多论述,因而他有针对性地提出诗歌"声响学"思想,旨在加强诗歌声音节奏方面的建设.朱光潜认为,诗歌创作首先要解决语言的音义协调问题,同时,诗歌"声响学"在新旧诗体的转换方面也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4.
标语口号是时代的产物。什么时代呼喊什么样的口号,书写什么样的标语;以什么样的方式呼喊口号,以什么样的方式书写标语,都决定于时代的需要。因此,从短短的标语口号的变迁中,可以发现其中隐含的话语形态,可以窥见时代的变迁。  相似文献   
5.
中国人特别具有冥顽不化的功名之心,这种对功名的忠贞不舍反映的正是以短暂谋取永恒,以精神超越肉身的价值取向与人生策略。  相似文献   
6.
朱光潜的《诗论》是中国百年新诗史上最具科学性和逻辑性的诗学论著。《诗论》在王国维《人间词话》的基础上为诗话到诗学的转变作出了开创性的贡献 ,但是在体例上还有不够统一的地方。《陶渊明》一章与全书的体例不协调 ,这说明《诗论》具有未完成性  相似文献   
7.
在人的身体部位中,最能展现内心神思的就是眼睛了.因此,顾恺之说:"四体妍蚩,本无关于妙处,传神写照,正在阿堵中".除了眼睛这扇心灵的窗户之外,面部要算是表情最丰富的区域了.  相似文献   
8.
人们不断地组成圈子,也不断地选择着圈子,营造适合自己的圈子,在圈子里寻找寄托。社会学意义上的“圈子”就是“社群”、“部落”、“团体”;从个人经验来说,“圈子”就是由志向、趣味、年龄甚至居住地点都比较相近的人自动形成的团体。每个人似乎都逃不出圈子的“手掌心”,都会在一定意义上有属于自己的圈子范围,圈子有大有小,有相交也会有重叠,它的社会意义在于反映了非正式组织群体的多样化。这个所谓的圈子,像阳光与空气一样,虽不可触摸,却是深刻存在的。圈子面面观所谓圈子其实是一个形象的比喻,它指的是一个人在这个世界上的固定而频…  相似文献   
9.
王岳川的文艺美学思想经历了一个从"西学"转向"中学"的过程,其核心是书法美学。在继承前人相关见解的基础上,他提出了颇有影响的"文化输出"思想,其核心也是书法美学,并因此实现了文艺美学、书法创作与"文化输出"的融合。王岳川书法美学的突出特色是大———博大、正大与强大。  相似文献   
10.
闻一多的意义是由他在中国新诗史上的起点位置决定的,这就决定了后来的诗人和诗学者必然不同程度地经历"回到闻一多"的过程.从根本上说,闻一多这位辩证处理古今中外诗学关系的诗人本身也经历了一个"回到闻一多"的过程,这具体体现在他的诗歌转向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