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1篇
综合类   19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4 毫秒
1.
谁会想到,一场伊拉克战争,竟让原本充满希望的欧洲一体化进程变得扑朔迷离起来。美国未经联合国授权发动对伊拉克战争,欧洲在支持还是反对战争的问题上发生公开分裂,而且分裂的程度为半个多世纪以来前所未有。战争爆发前,以法国、德国和比利时等为主的欧盟“核心国家组成“反战阵线”,坚决主张在联合国框架内政治解决伊拉克危机;以英国、西班牙、意大利等欧盟国家以及即将成为欧盟成员的多数中东欧国家组成“主战阵线,发表联合声明坚决支持美国的对伊战争;而像芬兰、丹麦之类的一些中小国家则在战争问题上保持“中立,不愿多言多语,表现出左…  相似文献   
2.
8月3日,台湾当局领导人陈水扁在向极端台独组织“世台会”发表讲话时,公然声称“台湾跟对岸中国一边一国”,鼓吹“公民投票”决定“台湾前途”,在台湾社会引起强烈震动,并受到全球华人异口同声的强烈谴责。舆论认为,陈水扁的“一边一国论”表明他已彻底撕掉伪装,暴露出其顽固“台独”分子的真实面目。人们还记得,2000年陈水扁上台时曾作出保证不会宣布“台独”、不会推动“两国论入宪”、不会推动改变现状的“统独公投”等“四不一没有”的承诺,如今,他公然抛出“一边一国论”,直接挑战一个中国原则的底线。分析陈水扁一贯…  相似文献   
3.
在国际政治领域有一句名言,没有永远的朋友,没有永远的敌人,有的只是永远的利益。这句话,流行了半个多世纪,到现在依然不过时,最新的例证便是国际社会的一对宿敌利比亚和美国关系的渐行渐近。美国和利比亚是敌人,地球人都知道。在当今国际政坛,敢和美国叫板的“硬汉”不多。美国眼中的几个“钉子户”,米洛舍维奇陷身海牙,本·拉丹猫在山洞里,萨达姆也丢了政权,而卡扎菲,日子却过得安稳,手里还牢牢控制着利比亚的局面。1969年,年轻的军官卡扎菲发动“九·一”政变,不发一枪推翻伊德里斯王朝,建立了阿拉伯利比亚共和国。之后,他与美国一斗就是…  相似文献   
4.
2004年8月,正是雅典奥运会给全世界的人们带来无限欢乐的时节,但是,奥运停战的阳光并没有照到伊拉克的角落,千年圣城纳杰夫淹没于枪林弹雨之中,面临被彻底摧毁的危险。这一次,让驻伊美军大动干戈的,还是那个年轻气盛的什叶派宗教领袖萨德尔。伊拉克战争结束后,萨德尔在伊政坛迅速崛起。他凭借其父亲曾是什叶派宗教领袖的影响力和他本人的感召力,迅速凝聚了数百万的支持者,并于2003年7月组建了一支3 000多人的武装“迈赫迪军”,不时对美英联军进行打击,成为伊境内主要反美武装之一。今年初以来,萨德尔领导的“迈赫迪军”与美英联军在纳西里耶…  相似文献   
5.
在萨达姆政府突然人间蒸发,巴格达陷入混乱的同时,有关伊拉克重建的问题提上了国际社会的议事日程。作为战争的发动者,美英尤其是美国摆出舍我其谁的架势,坚持要主导伊拉克的重建,遭  相似文献   
6.
近来,在美国调兵遣将准备对伊拉克动武的时候,朝鲜半岛的核问题又冒了出来,引起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也让一心倒萨的美国如芒在背。那么,朝鲜核危机何以爆发?它将如何收场?2002年10月初,美国总统特使、负责东亚及太平洋事务的助理国务卿凯利抵达平壤,同朝鲜官员举行会谈。凯利回国后,美国向全世界宣布,朝鲜承认已经恢复浓缩铀开发计划,并指控朝鲜正在开发核武器。这一宣布震惊了全世界。对此,朝鲜外务省发言人明确表示,美国的指控是凯利按照自己的意愿所作的表述,朝鲜没有必要对他的表述置评,但朝鲜同时申明,面对美国…  相似文献   
7.
美国打垮萨达姆政权之后,终于可以腾出手来解巴、以之间纠缠的结。4月30日,在巴勒斯坦自治政府总理阿巴斯完成组阁之后,由美国、欧盟、俄罗斯和联合国四方酝酿一年多的中东和平“路线图”终于交到了巴、以双方手里。 和平“路线图”为巴勒斯坦人和以色列人描绘了一幅美好的前景:第一步,巴、以放下武器,实现停火;巴方打击恐怖活动,进行全面政治改革;以  相似文献   
8.
阿富汗战争之后,美国腾出手来,以伊拉克拒绝恢复武器核查为由,把反恐矛头对准宿敌萨达姆。美国指责伊拉克开发包括核武器在内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并且与基地组织暗中有牵连,一再声称将对伊拉克采取军事行动,第二次“海湾战争”一时间如箭在弦,风声鹤唳。但是,与上次海湾战争不同的是,美国对伊动武的意图遭到了全球大多数国家的反对,应者廖廖。为了避免“9·11”后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反恐战线遭受挫折,美国决定先在联合国通过新决议,以取得对伊动武的“授权书”。美国要在联合国通过的新决议,核心问题是武器核查。从1991…  相似文献   
9.
5月5日,法国总统大选尘埃落定,现任总统希拉克毫无悬念地以82%的选票压倒对手极右分子勒庞,再次入主爱丽舍宫。今年的法国总统大选本是一次例行公事的选举,却因勒庞的介入在法国乃至欧洲引发了一场政治地震,一向以浪漫著称的法国人也开始严肃地思考起极右势力的问题来。勒庞击败若斯潘引发政治地震4月21日,法国总统大选举行第一轮投票,结果爆出冷门。选前大家都认为这将是总统希拉克与总理若斯潘的对决,没想到半路杀出一匹黑马———极右派“国民阵线”主席勒庞,他以微弱优势领先若斯潘,成了两位胜出者之一。因此,5月5…  相似文献   
10.
打倒寡头?     
2003年10月25日,霍多尔科夫斯基被逮捕,这位以83亿美元身价名列俄罗斯富人榜第一位的富豪,尽管可以在商界呼风唤雨,却依然抵挡不住普京总统对付寡头的一招半式,看来他只有面对着冰冷的监狱墙壁度过2003年的圣诞节。俄罗斯寡头是特定历史条件催生的怪胎。上世纪90年代初,在国家政局剧烈动荡和经济秩序极度混乱时期,俄政府开始廉价拍卖国有资产,即所谓私有化。一些人利用种种非法手段,乘机将能源、原材料和金融等领域的大批国有企业和资产占为己有,成为一夜暴富的寡头。寡头们不仅将经济犯罪视为儿戏,还用金钱开道,把手伸向国家权力机关,为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