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民族学   2篇
丛书文集   2篇
综合类   6篇
  2010年   2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6 毫秒
1
1.
回族文化伴随着回族的形成仅有700多年的历史,但其特色却十分鲜明.它作为阿拉伯--伊期兰文化与中国儒家文化的有机结合,具有极大的包容性和创新性,体现出丰富的内涵和跨文化特色,为中国历史和文明的发展做出杰出的贡献.  相似文献   
2.
全国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普查工作已经结束,效果显著,但在各地的"非遗"普查验收时却有一个共同存在的问题:影像资料较少,且拍摄视角多数都偏移了"非遗"的特性。对于"非遗"的"保存"来说,最真实、最有效、最方便、最节约、最到位的方法非数码影像记录莫属。有了影像资料,可以作为学习的资料和模本,不仅不必担心传承断链,还可以在条件成熟时再请专家整理、研究、挖掘和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3.
1997年8月17日,由云南省对外文化交流协会和马来西亚华人文化协会等单位联合主办的“郑和纪念展”,在马来西亚首都吉隆坡绿野仙踪休闲城隆重开幕。展览引起了马来西亚各界人士的关注,产生了轰动效应。展览在吉隆坡展出8天后,又分别在马来西亚的新山、怡保、槟...  相似文献   
4.
畲族"凤凰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畲族传统女性服饰"凤凰装",由凤冠、花边衫、彩带、拦腰、花鞋五件套组成.五件一套的服饰从原料、构思到制作,反映了畲族种麻、养蚕、纺织、手工编织、染色、刺绣、挑花等传统艺术和手工业的发展历程,以及畲族人民在审美取向、宗教信仰、生态观念、艺术创造、婚姻情感等方面的精神文化内涵.这一文化集丛,生动浓缩了畲族的文明史、轻纺史和艺术史,有较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价值,应高度重视,进行抢救性保护.  相似文献   
5.
纳忠(1910—),云南通海县纳家营人,从小接受中国传统文化和伊斯兰文化的双重教育,1931年作为中国第一批留埃学生,考取埃及爱资哈尔大学,九年后,学成归来,竭尽所能报效祖国。他精通阿拉伯语,是中国当代伊斯兰历史文化研究的泰斗;他爱国爱教,毅力顽强,学识渊博,为人谦和,生活简朴;他的论著和译著达上千万字,弟子遍天下。91岁高龄的纳忠至今仍笔耕不止。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云南通海县纳家营村回族的亲属制度为例,分析了回族亲属制度的形成原因及演变过程,认为回族作为一个外来民族与中国本土民族结合的群体,其亲属制度受阿拉伯文化与汉族文化的双重影响且受汉文化的影响更大.  相似文献   
7.
论伊斯兰教饮食习俗对回族穆斯林健康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回族信仰伊斯兰教,他们的行为规范严格恪守着<古兰经>和伊斯兰教的教规教义,回族在饮食选择、饮食结构和饮食习惯上有着非常独特的禁忌和习俗.这些禁忌和习俗的产生有其自身的历史、宗教和社会背景,同时又顾及到对人体健康的利弊.从现代医学关于人体营养摄入和健康的角度分析,个中不乏科学性.许多饮食结构和不良饮食习惯引起的疾病,在回族中发病率较低.笔者曾做过数年医生,在完成本文前,专门调查了昆明地区90名70岁以上的回族老人,他们的健康状况对文中的观点起到了一定的佐证作用.  相似文献   
8.
伊斯兰文化对回族商业活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商是回族的传统和优势,从回族形成之日起就受伊斯兰文化的影响,以商业活动为主业,商业伴随着他们的生产、生活,商业促进了回族的发展。回族在接受伊斯兰文化的同时,受到《古兰经》和《圣训》等伊斯兰教规的严格制约,有着良好的商业道德和规范,以“公平、公正、合理”作为经营准则。回族的商业活动范围广,项目多,有较强的适应性和针对性。但由于回族商业的单干性较强,集约性较弱,所以,在现代商业社会中建树不明显。回族经济要有大的突破,必须冲出家庭局限和小农商品经营格局,才能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伊斯兰教的"五功"与回族妇女的健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回族老年妇女的身体状况普遍较好,除了他们在饮食上的禁忌和良好的卫生习惯外,还与伊斯兰教对所有信众要求的五项基本功课有着密切的关系.笔者通过对昆明城区、厂矿、农村的近百名老年回族妇女进行了调查,证实了"五功"对回族老年妇女健康有益的结论.  相似文献   
10.
云南大学于 2 0 0 0年初 ,组织了 140多人参加的云南民族调查 ,其中的少数民族家庭调查资料表明 ,半个世纪以来 ,他们在家庭意识、家庭结构、家庭生产功能、家庭分工、内外关系、教育和生育及继嗣制度等方面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这种变化总体来说是值得肯定的。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