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民族学   1篇
丛书文集   3篇
综合类   10篇
  2018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农村股份合作制与集体经济胡兴定党的十四大后,在政策和理论界基本形成一个统一观点;稳定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积极发展社会化服体系,健全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引导农民走共同富裕的道路。这正是我党在农村改革的基本路线,也可以说是深化农村...  相似文献   
2.
形式和特点 中国农村改革的第一步是建立了统、分结合,双层经营的合作经济,并在此基础上涌现出多种经济成份,多种经营形式同时并存的合作经济。上述合作经济,目前可划分为两大类型:一是地区性合作经济;二是新经济联合体。  相似文献   
3.
严羽的《沧浪诗话》是我国美学史上一颗闪耀着异彩的明珠.李泽厚这样评价它:“如果说,钟嵘《诗品》和《文心雕龙》还是与文艺理论混合在一起的美学;那么,司空图《诗品》和《沧浪诗话》就是更为纯粹的美学了.如果说,就文学理论的全面分析研究说,《文心》胜过《沧浪》;那么,就审美特征的把握说,后者却超过前者.”对“审美特征的把握”显然包括严羽在《沧浪诗话》中提出的妙悟说.中国古代美学对艺术的深刻悟性,使它达到了很高水平,但重领悟不重分析、重实用不重纯理论的特性又阻碍它的进一步发展.本文通过严羽的妙语说与克罗齐的直觉说的比较,试图对《沧浪》所蕴含的美学思想及其价值有所阐发和评价.  相似文献   
4.
论合作社在农业产业化中的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论合作社在农业产业化中的作用胡兴定合作社经济是个体生产者或居民,为摆脱中间剥削而组织起来的一种社会化经济。从英国第一个合作社(公元1777年)发展至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合作社是一种世界现象,目前已遍及全球不同性质的国家。中国在本世纪初就从西方传...  相似文献   
5.
文章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着重分析农村集体经济的特征,集体经济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生产力、实现“第二个飞跃”中的积极作用。同时指出新旧集体经济的区别,发展集体经济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西部开发中的农业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东西部差距突出表现为农业差距,而且农业差距在扩大.西部地区农业落后的主要原因是自然条件差,市场环境差,农业投入少,资源流失多.农业产业化是西部农业开发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7.
农村进入调整产业结构改革后,“农村劳动力转移论”很是风行,《云南省情》介绍,“全省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相当突出?一般占劳动力总数的30——50%”,急待转移。云南日报也在宣传“农村劳动力转移论”,为此谈点笔者意见。 一 云南缺乏劳动力转移的前提条件 所请“农村劳动力转移”,是指劳动力在地域空间的流动,即农村——城市。从本质上讲,农业劳动力转移是社会总劳动在三大产业之间的重新分配,而“农村劳动力转移”是社  相似文献   
8.
内蒙古自治区地处祖国北部边疆。国境线长达四千二百多公里,北面与苏联,蒙古接壤,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全区总土地面积118.3万平方公里,占全国总面积的八分之一。总人口1927万人,其中蒙古族248.9万人、汉族1627.7万人、其他少数民族50.4万人,是一个以蒙古族为主体、汉族居大多数的少数民族自治区。也是全国成立最旱的少数民族自治区(一九四七年五月一日成立)。 我区六十年代初期曾被中央誉为模范自治区,到了八十年代初期,我区经济发展水平,一些主要产品产量,技术经济指标的人均占有量,不但没有提高,反而下降了。究其根源除“左”倾路线、十年动乱造成的破坏外,与我区国土开发利用、国土整治水平低下分不开。我区资源丰富,尤其自然资源的人均占有量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相似文献   
9.
活动引导式教学法是一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发挥引导作用,在强化学生主体地位的同时,为学生提供特定的学习情景,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以及对实际技能的掌握的一种教学方法。在分析上海理工大学光电学院"汽车电子与仿真测试"课程教学现状的基础上,介绍了活动引导式教学的相关概念,引出了行为活动式教学法在"汽车电子与仿真测试"课程教学中的应用与实践。  相似文献   
10.
本文认为,云南粮食虽然连续五年丰收,但至今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与兄弟省市相比,差距更大,丰富的自然资源与粮食产出不相符,要解决云南吃饭问题,必须走大农业之路,走产业化之路。重点提出大农业和产业化的战略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