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1篇
综合类   6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1.
一鲁迅在其创作生涯中,不仅写出了传颂于世的小说和不朽的杂文,而且还精心构思了散文诗《野草》。这类作品尽管数量不是最多,不是“带露的鲜花”,而是“野草”,但由于它反映生活的凝炼,包容思想的深邃,表现形式的独特,其成就和影响并不亚于鲁迅的其它作品。《野草》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值得大书一笔的优秀散文诗集。《野草》成于一九二四年九月至一九二六年四月,陆续发表于《语丝》周刊。其创作时间与小说《彷徨》大致相同。一九二七年四月,鲁迅在广州白云楼汇编成集时,又加了  相似文献   
2.
<正> 艾青,在我国诗坛,占有举足轻重的位置,他的响亮的名字,漂洋过海,国际文坛认识他,接受他,赞誉他,他与著名诗人聂鲁达、希克梅特等一起,跨进世界诗人的行列。他的贡献,他的影响,他的地位,为国际诗坛所公认。  相似文献   
3.
<正> 一、强劲的“超越”意识中外古今的文学现象,它有形还是无形的提示人们,作品似乎与作者的性别有关,从题材的范围和显示的某些艺术风格特征,就可以判定此作品出于女性作家,抑或是男性作家之手。然而,这只是就大范围的一般情况而言,而实际上,文学创作是一个十分丰富的领域和广阔的天地,在这个天地里,还有更多的特殊性和复杂性,不能把我们的思维框死,男性作家可以涉猎属于女性作家常写的生活题材,同样的女性作家也可突破  相似文献   
4.
新加坡华文文学经历了复杂多变的过程,在彷徨以至迷惘中,作了种种探索与抉择。它是一个不断强化本土意识,弱化中国意识,从依附到独立,由“中国文学的分支”脱胎为新加坡国家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的演化过程。南洋文艺──马来亚文艺──马华文艺独特性,标志着新华文学历史进程中自主、独立、创新意识的不断增长。  相似文献   
5.
怎样看待《多余的话》已经成了评价、研究瞿秋白同志革命一生的一个重要问题。前不久,看到罗大成、符晓两同志撰写的《瞿秋白与河上肇——也评〈多余的话〉》一文(载《社会科学研究》  相似文献   
6.
<正> 随着文学研究领域的拓宽,审视并把握复杂文学现象的水准的提高,近几年来,对抗战时期沦陷区文学的议论,似乎日见加多,也日趋公正。长期来,视沦陷区为无文学的“荒漠地带”,或是汉奸文学的一统天下,此类偏颇的观点和认识,日渐得到校正和澄清,代之以对这一领域的文学状况,进行严肃的、全面的审察和研究,这无疑是十分可喜的。然而,与现代文学各领域,或抗战时期临近的其它地区的文学相较,沦陷区文学的研究还是薄弱的,只能说是刚刚起步,即便是有关沦陷区文  相似文献   
7.
论赵树理及其创作方向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赵树理的创作在文学民族化、大众化的里程上,具有超前独创的成就,决非“低层次”地对农民的“艺术迁就”;他的创作方向,体现了我国现代文学审美追求的逻辑发展,因而产生了广泛的国际影响,走向了世界;他的众多作品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值得人们品味、学习、研究。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