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2篇
综合类   3篇
  2013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在人类社会经济变迁的过程中,经济发展总是和制度变革相联系的。自1978年以后,中国整个经济的发展也都是以改革开放为前提的,而改革开放正是典型的制度创新过程。制度能够而且必然会影响经济的发展水平和进程,同时,经济的发展也可以而且确实会导致制度的变迁。经济发展无止境,制度创新亦无止境。随着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农村经济政策也必需要得到不断调整与完善,否则就难以适应新的实践需要。农村经济政策的发展与完善,制度创新是根本实现途径。  相似文献   
2.
在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指引下,中国正朝着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奋勇前进。中国社会已经大大地跨进了一步.这是不争的事实。今天的中国如此生机勃勃,正展现出邓小平理论的生机活力。邓小平理论与中国的社会进步密切相关。(一)邓小平理论是中国社会进步的产物。社会进步的实现,无论它是来自于外在环境的协调,还是来自于社会内部结构的新因素的生成,都要耗费一定能量。这能量必须是作为这个社会的人民、物质条件和基础结构三者联系在一起,和谐相伴而生。但最关键在于有一个正确的新理论来指导整个社会生活。时代呼唤新理论。邓小平正是…  相似文献   
3.
在全面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期,中国共产党从农村实际状况出发,根据农民的需要制定和调整农村经济政策,有力地推动了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和农村经济健康稳定地发展。总结分析新时期党的农村经济政策变迁的这一重要特点,是为了获取蕴含其中的宝贵经验,以便我们今后在制定与贯彻农村经济政策方面开创新的局面。  相似文献   
4.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但目前世界和平与发展仍面临着诸多难题和挑战。增强公民的政治认同感、提升民族国家的凝聚力,对实现国家的统一和发展有深远的意义。因此,在国家发展进程中,要理清政治认同和国家凝聚力二者的相互关系,才能提升国家的综合国力。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民族凝聚力是推动中华民族整体不断向前发展的内在力量。只有通过不断完善公民政治参与制度、政治体制改革,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社会化,才能建构多民族国家意识,增强民众的政治认同感和国家凝聚力,最终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  相似文献   
5.
毛泽东农民教育思想人本性的新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毛泽东农民教育思想的人本性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保障农民受教育权的平等和促进农民的全面发展.以发展的眼光看,其人本性最核心的精神就是以农民为本,推崇教育公平,集政府和社会之力解决农民的教育问题.这一精神对于今天的农民教育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