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5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0 毫秒
1
1.
结合株洲市1997年大气、湘江水、港水和土壤监测资料,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株洲市的总体环境质量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全市的大气环境质量为Ⅱ级,工业区和交通区是该市大气环境治理的重点区域,SO2为最主要污染因子;湘江株洲段的水环境质量为Ⅳ级,霞湾断面是水环境治理的重点区域,非离子氨为最主要污染因子;枫溪、建宁、白石、铜塘、霞湾港及5港港水均值的水环境质量分别为Ⅳ级、Ⅳ级、Ⅴ级、Ⅳ级、Ⅳ级和Ⅳ级;就重金属污染而言,清水塘区、污灌区、郊区及对照区的土壤环境质量分别为Ⅲ级、Ⅲ级、Ⅲ级和Ⅱ级,Cd为最主要污染因子.依据评价结果,就如何提高该市的环境质量提出了综合整治措施.  相似文献   
2.
当前我国有关农地产权制度的改革主要有三种观点:国有化、私有化和完善原有的集体土地所有制度.从产权理论出发,指出农村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由农地产权制度而引发的农村土地问题,改革我国现行的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已成为整个农村经济改革中一项紧迫任务.根据农地产权制度改革的目标,提出了建立新型农地产权制度改革思想:即以农地社会所有为前提,以业主所有为基础的农地双层所有制度,建立双层所有制.  相似文献   
3.
通过全年收集2~6林龄桉树(刚果12号W5无性系)枝、叶凋落物量和测定树冠冠幅,研究了枝、叶凋落物产生的相关规律.结果表明:低温和较低的降雨量以及树冠竞争促使枝、叶凋落物产生,叶凋落物占主要部分;2月和10月以及桉树2林龄和5林龄是枝、叶凋落物产生的月高峰期和林龄高峰期;树冠的竞争促进了枝叶凋落物的产生,树冠扩展时凋落物量最小.认为掌握凋落物月高峰期和林龄高峰期对确定桉树人工林采伐时期和季节以及维护林地养分平衡具有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4.
在水环境保护领域里,我国与世界大多数国家,都将控制由城市生活污水和各种工业、农业、养殖业排放的有机废水所导致的以有机质为主的水质污染放在优先考虑的地位.环境生物技术,尤其是生化处理方法因其高效、低耗、处理量大、适用面广及安全的特点而成为世界各国有机废水处理的主要方法.介绍了这一领域中以生化反应为基础的处理方法(好氧和厌氧处理工艺)和以生物自然净化功能为主体的技术措施(人工生物塘和湿地),以及相关研究与应用的进展动态.  相似文献   
5.
林木有效养分浓度区间为林木生长量(Y)对林木养分吸收量(X)的导数大于零的养分浓度(C)区间.依据林木的养分生产力方程1/C = (2/Cm) -[1/(CmXm)]X,当养分吸收量X等于有效吸收量上限Xm时,养分浓度C为有效浓度上限Cm;当养分吸收量X趋向于0时,养分浓度C趋向于起始浓度;由此给出有效养分浓度区间为Cm/2<C<Cm.桉树试验林样本分析与检验的结果表明,养分生产力方程在描述桉树树干中氮、磷、钾浓度与吸收量关系时具有较高的精确度;运用回归分析求出的不同林龄桉树树干有效养分浓度区间的曲线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