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7篇
  2015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83 毫秒
1
1.
本文用比较的方法探讨古代中西方人的认识中心脏和头脑的职能,及其在语言中的反映。在古代,西方的正统理论虽然早就认识到头脑主管人的智慧、思想和情感,但在民间也有心脏司掌思想的说法。同时西方的主流观念也错误地认为心脏司掌人的情感。而在中国,心脏主管智慧、思想的错误认识迟至清代才得以纠正,而心脏主管情感的说法更是延续到现代。人们在认识上的是是非非都反映到了语言和文学作品中,一直流传至今。  相似文献   
2.
乌托邦文学及其研究长期以来是西方文学中的一个热点,在二十世纪初才在我国引起注意,然而在浩如烟海的古籍中有很多理想社会的描写和设想还没有引起研究者们的注意。本文从比较文学的角度提供有关中外乌托邦文学的一些信息,归纳分析乌托邦文学和文学作品中理想社会的主要特点,简介中国乌托邦文学的四个流派并提供1900年以前成书的乌托邦、恶托邦和女性乌托邦文学的部分书目。  相似文献   
3.
以莎士比亚剧本为主,探讨中英文学中的民族歧视语,比较英、汉两种语言中民族歧视语汇的相似之处:民族歧视语大多带有对所涉及民族的诬蔑、轻慢、好奇等色彩,包括对民族名称的诬蔑,歪曲事实攻击其他民族和对其他民族的某些特点进行攻击等。  相似文献   
4.
月亮在西方文学和中国文学作品中通常用来象征贞洁、辉煌、忠贞不渝、美丽、爱情。另一方面它也有许多的贬义,如它有圆缺盈亏,它暗淡丑陋,它使人和动物情绪波动,它跟坏人也有联系,它靠反射太阳的光芒而发光,它冰冷,月蚀是不祥的预兆,月亮还是一个会惩罚、报复人的形象。此外,中西方文学中还有许多与月亮有关的比喻也十分相似。  相似文献   
5.
从社会学和心理学的角度,分析赖特<土生子>主人公悲剧的社会和心理根源,可见其谋杀白人姑娘的动机是恐惧和仇恨,且源于美国社会长期的种族隔离和阶级歧视.在这个社会里"红色"分子和黑人有着相似的遭遇,他们在白人统治者的眼里都是罪恶和暴力的代名词.  相似文献   
6.
本文论述"火"在古代社会的实用意义、宗教寓意和修辞喻意。原始人类发明了取火的方法,从中获得了极大的便利,并使自己进入到文明社会;火的进一步利用促进了文明的进程。于是人们将它视为神圣的东西加以崇拜。另一方面,由于火能造成人体极大的痛苦,古人一方面把它用来惩罚罪人,一方面在宗教上想像出所谓的烈火地狱,以警告世人。古人由于科技水平的局限,经常遭到火的危害,因此对它十分恐惧。语言修辞上"火"的比喻大多与其负面作用有关,正是这种心理恐惧的遗迹。  相似文献   
7.
酒在中西方文学中有诸多功用,可用于祭祀、礼仪,可消愁,能给人以勇气,能治疗某些疾病,能用作一种武器,能给诗人以灵感.但是过量饮酒既有害于身体又会误事,酒与色有密切的关系,酒还是一种麻醉品.由于酒有许多害处,从古到今都有政府颁布法令禁酒.从中英文学作品中找到一些实例,就这一文化现象进行比较研究,对于认识酒在文学中的作用特别有意义.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