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2篇
综合类   6篇
  2022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本刊讯 由中南民族学院女书文化研究中心和湖南省江永县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中国女书文化抢救工程座谈会暨全国女书学术研讨会”,于 2 0 0 1年 5月 2 5日至 2 7日在武汉市中南民族学院召开。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 ,原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副主席奉恒高 (瑶族 ) ,中南民族学院副院长雷振扬 ,湖北省作家协会党组书记韦启文 ,湖南省永州市委副书记曾昭薰 ,武汉市社会科学院副院长黄红云 ,湖南省永州市委秘书长黄天佑 ,湖南省江永县委副书记蒙长清 ,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张智勇等同志出席了开幕式 ,到会的还有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共 70多人…  相似文献   
2.
悲剧审美活动是一个极其复杂的心理过程,其中主体产生的情感形态具有对立性、相似性的特点;诸情感形态的复合体是一个呈现动态混同性的网络结构;悲剧审美主体情感活动在整体上保持动态平衡的发展趋势,痛感群与快感群存在瞬息的高峰逆转.  相似文献   
3.
电影《英雄》是中国新世纪商业大片的代表性作品,其情节布局的缺陷一直为人们诟病。运用维戈茨基艺术心理学“katharsis”阐释,对电影《英雄》情节设计、人物形象塑造以及情感表达上的缺陷进行分析,探讨英雄悲剧性电影在叙事策略上应遵循的艺术规律,以启示当代中国电影的艺术创作。  相似文献   
4.
一直以来,人们习惯将《二十四诗品》(以下简称《诗品》)看成中国古代文论的经典著作,关于《诗品》的研究已经成为一门显学,但其思想主旨和理论体系问题始终存在诸多争议。与其将《诗品》看成二十四种诗歌风格或意境的论述,不如将其看成是一种生态哲学之思的诗性表达。《诗品》所表达的生态哲学观可从三方面归纳:钟爱自然之“天人合一”自然观;生生不息、循环往复之整体自然观;少私寡欲、清新淡泊之生态人生观。《诗品》是中国传统生态哲学思想的集大成者,“天人合一”之生态观是《诗品》贯之首尾的理论体系之枢纽,从生态视角重新审视其思想主旨有助于挖掘其思想价值。  相似文献   
5.
英国文论家爱德华·摩根·福斯特认为狄更斯笔下的人物形象大多是扁平的,却有一种不可思议的人性深度感。《双城记》是狄更斯最重要的代表作之一,它诞生在作者遭遇情感危机的人生苦痛阶段,流露出作者精神世界的痛苦挣扎,小说中的人物在更深层次上与圣经人物原型隐秘相合,映射出创作主体潜意识的想象性宣泄,作品中多重人物性格和复杂的人物关系,其实质是虚构了一个“受难”“复活”乃至“牺牲”的原型故事来寻求解脱人生困境之途。  相似文献   
6.
悲剧审美活动是一个极其复杂的心理过程,其中主体产生的情感形态具有对立性、相似性的特点;诸情感形态的复合体是一个呈现动态混同性的网络结构;悲剧审美主体情感活动在整体上保持动态平衡的发展趋势,痛感群与快感群存在瞬息的高峰逆转.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