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民族学   1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1篇
理论方法论   3篇
综合类   9篇
统计学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5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1 毫秒
1.
本文对希刺克厉夫的自卑、痴爱、嫉妒、期待、复仇等五种心理因素及其变态心理进行了比较细致的剖析,并揭示其由于变态心理所造成的心理悲剧  相似文献   
2.
3.
胡玉萍 《社会》2006,26(4):57-70
美国少数民族学业成绩的多样性是美国教育面临的最大困境。本文试图通过介绍和评价美国教育人类学家奥格布的文化参照框架的差异理论对这一问题的解释和对策,以期为解决我国民族教育发展不平衡问题提供某些借鉴。  相似文献   
4.
基于2001-2015年的《北京市教育事业统计资料》,利用常规统计分析方法,发现北京市教育资源配置和人口发展态势表现为以下关联特点:中等教育阶段在校生规模相对较少;义务教育阶段非京籍学生占比骤增;学校数量“高校和高中增加、其他皆降”;小学和大学阶段的师生比下降,资源配置略显紧张;基础教育阶段的就学人口主要聚集于城市功能拓展区,其占比仍在提升;高等教育的核心培养对象所占比例已降至不足四成。为了促进教育和人口的良性互动,政府部门未来应关注六个问题:人口发展惯性引发的教育需求增长拐点问题、流动人口子女不同流向引发的人力资本提升受阻问题、人口空间布局优化引发的教育资源有效配置问题、人口疏解视野下高等教育的“瘦身”问题以及职业人才匮乏引发的创新支撑不足问题。  相似文献   
5.
汤显祖的戏剧作品可称为“梦剧”,他的《紫萧记》、《紫钗记》、《牡丹亭》、《南柯梦》、《邯郸梦》都与梦有关,后三部甚至几乎全用梦来构建,而且,在理论上也对梦进行了总结.“因情成梦,因梦成戏”(《复甘义麓》),可以说是他梦的诗学的晶核.“情”,“梦”,“戏”三者之间关系紧密.“因情成梦”,“情”乃“梦”的前提和基础,它孕育并催生了“梦”,“情”是创作的巨大动因,是一种创作的内驱力;“梦”是“情”的转化和象征,即“梦”使“情”得到了宣泄与升华;而“戏”是“情”和“梦”的表现形式,即“戏”这种文学样式使“情”、“梦”这种沉浮于意识和潜意识的心理体验外化为可视、可感的艺术形象.在“情”、“梦”、“戏”这三者的关系中,人的心理现象中超现实的“梦”是一种中介、桥梁,它既是创作内容,又是戏剧创作的特殊形式,它使创作主体和作品中人物的心  相似文献   
6.
对民族教育价值的再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教育价值为切入点 ,通过对我国民族教育价值主体及其需要的分析 ,说明了民族教育应该具备的价值属性 ,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指出了实现民族教育价值需要处理好的几种关系。  相似文献   
7.
从教育入学机会的平等到教育过程、教育结果的平等,再到尊重个体的选择,充分发挥每个人的潜能的差异的平等,反映了美国教育界对少数族裔教育平等认识不断深化的过程。美国黑人教育政策演进也大致经历了这样一个过程,但是由于美国社会普遍存在的种族偏见和歧视,黑人教育要实现真正的平等还需要继续努力。  相似文献   
8.
留京,还是回乡——北京市流动人口迁移意愿实证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根据抽样调查的数据对在京流动人口留京还是回乡的迁移意愿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目前近一半的人有长期居住北京的打算,且意愿较为强烈。对于微观层次的个体来说,在京生活状况实际上决定了他们对北京生活的适应情况,因此对其迁移意愿有明显影响,而个人特征和与家乡的社会联系的影响不显著。此外,从心理和主观感受上来讲,流动人口迁移动机也不仅限于经济考虑,他们对在京生活总体上比较满意,这也是影响其迁移意愿的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9.
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协调发展是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劳动力充分就业的目标.文章基于成分数据理论的Aitchison几何以及对数比变换,对已有测度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协调关系的协调系数指标进行改进,提出改进的协调系数指标,并通过对浙江省的实证分析来验证该协调系数的合理性.研究结果表明:与已有的协调系数相比,改进的协调系数具有理论和实际应用的优越性:改进的协调系数能够测度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演进方向是否同向性,同时能合理地解释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协调关系的变化.  相似文献   
10.
理想与现实:美国少数民族教育机会均等的理论与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实现教育机会均等是美国民族教育面临的核心问题 ,为解决这一问题 ,多年来美国教育界在理论上和实践中都进行了各种尝试 ,对教育机会均等的认识也经历了教育起点均等、教育过程均等和教育结果均等三个不同阶段 ,本文对这些理论和实践进行了简要的介绍和评述 ,并进一步指出 :美国社会如果不首先或同时在整个社会系统消除普遍存在的种族偏见和歧视、确立机会均等 ,那么想要改进教育领域中的机会均等就是不可能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