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2篇
社会学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在微博中进行公共议题的讨论是民众观点表达的有效渠道,促进社会民主、公平、公正,体现微博作为公共平台的特质。然而,通过对热门微博的实证研究发现,微博对公共议题的讨论呈现出"分散"和"短暂"的特点:网民的注意力既被各种议题不等量地切割,又总是"喜新厌旧"且"浅尝辄止"。此外,微博对公共议题的关注集中于公权力监督等领域,具有"报忧不报喜"的倾向;同时,旁观者对公共议题的关注,放大了微博的公共性。  相似文献   
2.
热门微博的发布者大多是精英用户,但有一些例子表明:草根用户的某些微博也可能得到大量转发和评论,使草根用户获得暂时的"成名的想象"。本文采集热门微博中由草根用户发布的微博样本,对其主要议题、感情色彩、公共性等方面进行分析。研究发现:草根用户掌握公共话语权仍是一种假象;草根用户通过某条微博获得的"名声"只是暂时的,且其"成名"方式大多是通过私人化和娱乐化的微博话语。  相似文献   
3.
虽然疑病症并非网络时代所独有,但网络传播的种种特性恰好拨动了健康焦虑者的"恐惧之弦",催生网络疑病症的发生,其中青年人口患此症者越来越多。对疑病者的叙事进行理论化的文本分析出现,网络健康信息会造成健康焦虑,这种影响建立在个体焦虑性格的基础上。网络健康信息与其他渠道的健康传播一道成为引起健康焦虑的诱因,且恐慌会随着网络"搜病"愈演愈烈。究其原因,网络健康信息的唾手可得、意料之外的健康信息、由于缺乏把关而普遍存在的错误信息以及疑病者的选择性接受都是滋生疑病的土壤。从这个角度讲,"使用"网络健康信息除了"满足"之外还可能产生"恐慌",网络健康传播绝非一条坦途。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