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2篇
综合类   1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2 毫秒
1.
以互文方式拓展作品的意义空间是后现代文学创作的一种重要范式。互文方式多种多样,包括显性方式(如模仿、引文)和隐性方式(如改写、暗指)。《百舌鸟》充分发挥了两种互文方式的表意张力。一方面利用显性的互文标记,承续名著《杀死百舌鸟》的主题、人物类型和儿童话语;另一方面又利用隐性方式与其他文学文本构成互文关系。引文和暗指引领读者进行阅读联想,将阅读“前文本”的体会引入对“目标文本”的理解,使更多的意义联想在穿梭性阅读中生成,意义空间因此得到拓展。  相似文献   
2.
成长小说:一种解读美国文学的新视点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成长小说是美国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解读美国文学的一个独特的切入点。讨论了研究美国 成长小说的价值和重要性,并通过回顾国内学者对一些美国经典成长小说的不同阐释,说明把成长小说 作为研究美国文学的一种独特视野,具有广阔的学术空间,并对深化这一研究提出了一些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3.
美国成长小说的创作由来已久,不仅反映了青少年成长过程中的个性问题,还是年轻的美利坚民族成长的集体隐喻.当代美国成长小说更是以它独特的个性,赋予了美国青少年文学丰富的阅读价值,使美国青少年文学能够从儿童文学中分离出来,青少年文学成为一个独立的分类概念.我们主张用生态批评的眼光把成长小说的个体与整体、形式与内容、传统与演变、虚构与现实、个人与社会看作一个相互关联的整体来研究.我们目前所做的还只是大框架的搭建--有对人物、视角、语言、语气、情节、结构、叙事策略等艺术肌理的研究,也有对作品文化气质的研究,具体包括主题、文化背景、意识形态、道德伦理和人物认知发展的相互作用.研究和介绍当代美国成长小说,可以拓展美国文学研究的新领域,对我国的青少年文学创作也可以提供参考和启发,让更多的人关心青少年成长,了解青少牟的精神需求和心理需求,为广大青少年提供有助于他们健康成长的文学作品.  相似文献   
4.
美国著名作家理查德·派克的小说《我们之间的河》以美国内战为背景,巧妙地将历史真相与虚构的故事相结合,描写了自由有色人鲜明的形象特征以及婚恋习俗,揭开了美国历史上“自由有色人”身份的神秘面纱。在种族歧视肆虐的社会背景下,自由有色人的身份危机比其他纯种族裔更加复杂。《我们之间的河》为读者认识美国复杂的种族历史提供了新的信息。  相似文献   
5.
论《宠儿》中“创伤”、“爱”和“社群”的双重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分析美国诺贝尔文学奖作家托妮.莫里森的长篇小说《宠儿》中具有主题意义的三个关键词——"创伤"、"爱"和"社群"的双重性,指出一向被认为只具负面效应的"创伤"对黑人身份的建立产生了一定的积极作用,而一向被认为具有肯定意义的"爱"和"社群"却显示了各自的负面性。在《宠儿》中能看到的正面启示是:即使在绝望和毁灭性的磨难之中,人们仍然可以在磨难的另一端看到解脱和希望。  相似文献   
6.
文章运用反讽理论分析凯瑟琳·曼斯菲尔德在其经典短篇小说《幸福》中描写主要人物和主题事件两方面所体现出来的情境反讽艺术、反讽不仅使《幸福》主要人物的刻画栩栩如生,而且深化了女主人公幸福感骤然幻灭的主题,体现了曼斯菲尔德精湛的写作技巧  相似文献   
7.
美国作家格兰顿·斯沃斯奥特的《祝福动物与孩子》表现了影响青少年成长的三个主要因素:家庭关系、同伴关系和社会文化.这三个因素分别对青少年的性格形成、心智发展以及道德行为和价值取向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小说中的青少年团队深夜解救野牛的冒险之旅正是孩子们在独立人格和精神上的成长之旅.小说唤起了人们对弱势青少年和处于生存困境的野牛的重视,实现了文学作品对社会的推进作用.  相似文献   
8.
行为-结构主义、转换生成语法-认知理论、交际教学法是本世纪外语教学发展的三次飞跃。它们在相互继承,相互批判中成长,从不同角度丰富和深化了我们对外语教学本质的认识。外语教学理论的发展趋势是走向融合,同时正酝酿着一场新的革命。  相似文献   
9.
英国小说中的成长主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成长问题作为一个文学主题 ,在英国文学史上占据相当重要的地位。优秀成长小说总能被各个年龄层次的读者接受。几乎各个历史时期都有优秀的、反映这一时代特征的成长小说经典涌现出来 ,名垂青史。这一传统的背后有两个动因 :一是古希腊神话、戏剧和荷马史诗的传统 ;二是 1 8世纪启蒙运动对小说创作主题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女性的沉默与抗争--评赛珍珠的《大地》与《母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赛珍珠以强烈的女性主义意识,在《大地》中以现实主义的笔法表现了一种以沉默为话语特征的中国女性形象;在《母亲》中,则更多地以理想主义精神塑造了一个具有抗争话语特征的女性典型.虽然这两种人物性格话语特征不同,但她们都表现了赛珍珠对中国妇女生存状态的深刻认识和准确再现.通过她塑造的两类妇女形象,中国妇女坚韧、豁达、聪慧和忍让的品格赢得了西方读者的中国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