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1篇
综合类   6篇
  2006年   2篇
  2002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4 毫秒
1
1.
马烽,原名马书铭,曾用笔名阎志吾、孔华联、莫韵。一九二二年出生于山西省孝义县居义村。父亲是个中医,靠行医维持家计。五岁丧父,家中生活顿然困窘,七岁随母寄住汾阳县东大王村舅父家,并在该村入学读书。小学毕业后,考入孝义县立高小。他学习刻苦,每次考试总是第一名,所以能得到学校每季三块钱的奖学金。他除认真学习正课外,课余还阅读了大量的中国古典小说,如《水浒传》、《西游记》,《七侠五义》、《彭公案》、《施公案》等,开始对文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相似文献   
2.
近代以来,山西的一批仁人志士为国为民奋斗不已,在文学领域也取得一定的业绩。历史进入二十世纪,随着辛亥革命,特别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开展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山西出现了新文化的曙光,山西新文学随之诞生并留下坚实的足迹。  相似文献   
3.
二十世纪的西方美学在西方美学史上是一个群雄并起、派别林立、主义繁多、百家争鸣的空前活跃的时代。由此,给人们从宏观上把握这一时期的西方美学带来较大的困难,学术界在对这一时期西方美学发展趋向的基本概括上,存在不同的观点。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有“两种类型说”“五条经络说”和“两大思潮说”。我们认为这几种观点都存在不同程度的不足与失误。“两种类型说”明显的失误在于“科学美学”和  相似文献   
4.
新发现的赵树理的佚文为《“说”与“唱”的分野》。该文是赵树理于共和国初期,在北京掀起大众文艺高潮时,为改进民间文艺而创作的。文章短小精悍,言简意明,主要表述说唱文学中“说”与“唱”的区别和写作。“说”与“唱”是赵树理文艺生涯的关键词,赵树理是伟大的说唱文艺家,他的文艺理想与文化愿景是“把太行的石头搬到北京去”。  相似文献   
5.
“战国策派”是中国20世纪40年代初以西南联大和云南大学林同济、陈铨、雷海宗等一批教授文人为主形成的一个从事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文化群体。该派处于残酷的战争环境、自由的学术空间和建构民族新文化的人文语境的背景中。他们严肃反思“五四”以来的文学理论与实践,借鉴西方的文学历史经验,力倡“民族文学”,力主开展“民族文学运动”,形成了以文化救亡和民族品格建构为指归的民族主义的文学思想体系。  相似文献   
6.
项目管理信息化建设是项目管理现代化的重要环节之一,对项目信息进行有效管理是项目顺利进行的必要保证.当前,人们在项目进行的过程中不注重信息的采集、整理和保存,造成了许多不必要的损失.本文将针对项目整个生命周期中的信息管理进行研究,探索实现项目信息管理的系统化和科学化,最后结合某教学多媒体项目实例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7.
前 言 麻醉是外科领域中的重要组成部份。我国很早以前,就有关于麻醉方面的记载,远在4——5千年以前的仰韶文化时期,相传“医有俞趺”能“割皮解肌、诀脉结筋”“湔浣肠胃,漱涤五脏”(《史记扁鹊》)。约在公元前五世纪左右,先秦时代大医学家扁鹊就应用麻醉药于临床。东汉末年三国期间(公元二世纪),我国伟大的医学家华陀发现了“麻沸散”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