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2篇
丛书文集   5篇
综合类   8篇
社会学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2011年7月份,我和省里的一些官员去法国巴黎出公差,其中有水利厅的专家。主要活动基本完成后,在水利厅专家的强烈推荐下,我们去参观了巴黎的下水道。巴黎的下水道有世界上唯一的下水道博物馆,是外来游客的观光胜地。  相似文献   
2.
机遇爱潜伏     
苏海涛 《老友》2013,(8):1-1
麦家是著名作家、著名编剧,尤以创作谍战小说著称,人称"中国谍战剧之父""新智力小说领军人物"。他创作的《解密》《暗算》《风声》等谍战小说深受读者欢迎,2010年他更是凭借小说《解密》获得当年的茅盾文学奖。麦家1983年毕业于解放军工程技术学院无线电系。在军校的学习、生活为他以后的军事谍战小说创作奠定了基础。说起麦家与解放军工程技术学院无线电  相似文献   
3.
苏海涛 《社区》2014,(4):60-61
在芬兰逗留期间,当地中小学的“零压力”教育理念和方式让我感触颇深。在走访的几所中小学和学生家庭中,给我印象最深的便是当地的教育理念:“零压力教育”“无竞争教育”。在国内,“分、分、分,学生的命根”这句俗语非常流行,体现了学生对考试分数的看重;而在芬兰,“分数决定一切”的概念几乎为零,各所中小学注重的是孩子们心理素质的发育、精神的锻造、交际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4.
日本是个地震多发的国家,日本人在与地震的长期斗争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面对地震,多数人或呈现惊恐莫名状,或作撕心裂肺状,或声音里充满了绝望哭腔,或秩序大乱疯狂拥挤。然而,日本人却鲜有这种情况。即便是危难当头,日本社会还是井然有序,走路回家的人还是排着队走人行道斑马线,人们自觉排队打电话、等汽车和接受救济。日本几乎每个月都会发生地震,人们对地震习以为常。日本人从小接受到的一项教育,就是灾害来临时大家要相互帮助、相互扶持。因此,一旦有天灾发生,大家也都是按照平时的原则处理。平时所受的国民教育,促使日本人养成了这样的习惯。日本政府平时做的电视广告,要求人们在天灾面前相互友爱、要有礼貌、要有自制等等,使日本在自然灾害发生时能保持一个较好的社会秩序。面对天灾,日本没有怨天尤人,而是制定出一套相对成熟的防震救灾机制。日本把每年的9月1日定为国家防灾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远安县牢固树立环境就是生产力和竞争力的观念,坚持把优化经济发展环境作为经济工作着力点和切人点,在加强政府自身建设、保护自然生态和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新招迭出、亮点频频,为县域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内生动力。2014年4月3日,省委李鸿忠书记在远安视察调研时,称赞远安是绿色湖北、美丽荆楚的典范,是全省全面发展、综合发展的典型。  相似文献   
6.
南京统战工作以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发挥统一战线协调与整合的功能,发挥统一战线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具有的独特资源优势。团结引导广大统一战线成员和各界人士共同致力于“两个率先”,构建和谐南京,创造活力充分涌现;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进一步完善,各党派、各团体、各阶层、各方面的意愿得到充分表达,积极性得到充分发挥;统一战线各方面代表人士在协调利益关系、化解矛盾方面的独特作用充分体现,统一战线内部关系和谐。民族宗教政策得到认真贯彻落实,不稳定因素得到有效化解,民族团结,社会安定。加强南京海外统战工作,营造中华儿女致力于统一祖国和振兴中华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7.
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为维持香港社会稳定、经济繁荣,提供了有效的法律保障。回归后的香港将作为更具实力的国际贸易金融中心屹立于东方.香港与内地经济互补性极强。江苏、南京的发展需要香港这个金融贸易中,心的有力支持,香港的发展也需江苏南京科技力量与制造业的支持。回归后的香港与内地的经贸合作的稳步发展,必将促进全国经济建设的新腾飞。  相似文献   
8.
汪辜会谈后台商投资热点及南京的对策苏海涛今年四月底海峡两岸的“汪辜会谈”是两岸关系发展史上的一座里程碑。南京曾是国民党政治中心,去台人员中国民党军政界中上层人士较多,因而南京受到台湾各界的瞩目,“江辜会谈”后,南京与台湾之间的各项往来日趋频繁,呈现出...  相似文献   
9.
“三个代表”与中华民族精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弘扬中华民族精神是社会发展与时俱进的迫切需要;是三个文明建设的迫切需要;具有鲜明时代性、实践性和丰厚的理论内涵。是祖国统一和中华民族振兴的深层次的思想理论基础。是推动社会主义三个文明建设的动力。是构建民族新精神、创造中华民族的现代品格和时代风貌的需要。更广泛地团结海内外中华儿女,发扬光大中华民族精神和民族凝聚力,维护民族整体利益,齐心合力地为祖国统一和民族振兴作贡献。  相似文献   
10.
高等院校是知识分子集中的地方,是生产精神产品、推动物质生产的大本营,高校中的知识分子作为人类智慧的载体的传播者,他们最大的要求是自己的劳动得到社会的承认和尊重,最大的愿望是为祖国富强、民族振兴贡献力量。高校知识分子工作的根本目的就是要最大地调动广大知识分子的积极性、创造性,人尽其才,用其所长,使他们在各项事业中充分发挥作用。因此,做好高校知识分子工作有着深刻的实践与理论的内涵。本文试图从江苏高校知识分子工作的角度探讨知识分子工作的理论,从而实现促进发展社会科技文化生产力的愿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