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3篇
综合类   5篇
社会学   1篇
统计学   2篇
  2021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由于特殊的生存遭遇,奈保尔命中注定就是一个"旅行者"。奈保尔出生在文化杂糅的"旅行"途中,经历了英伦三岛的文化漂泊,遭遇了印度"故乡"的文化失落,最终被"抛"入到一种无根的生存状态,成为大地上的"旅行者"。  相似文献   
2.
当代美国犹太作家菲利普·罗斯的大屠杀书写揭示了大屠杀事件从边缘逐步进入到美国犹太人身份认知核心的过程。文章从罗斯大屠杀书写的美国语境、大屠杀书写的悖谬性和大屠杀书写的空间化三个方面,探讨罗斯大屠杀书写的外围语境和内在特征,旨在说明罗斯的大屠杀书写一方面拓展了当代美国犹太作家大屠杀书写的可能性,另一方面展现了当代犹太人身份的复杂化和多元化的特点。  相似文献   
3.
当代美国犹太作家菲利普·罗斯在其深厚的生活经验和丰富的写作实践中产生了独特的文学观念,他的"之"字形书写方式使得其各个时期的创作具有紧密的关联性和对立性;在"腹语师"的文学表演中表达了罗斯严肃的道德关怀。纵观罗斯创作观念的形成、发展和嬗变,反映了具有自觉意识的学者型作家对创作实践的总结和对文学创新的及时回应,体现了罗斯鲜明的时代意识。  相似文献   
4.
《河湾》和《黑暗的心》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比较奈保尔的《河湾》和康拉德的《黑暗的心》出发,探讨形成作家不同个性的原因,从而更好地理解“奈保尔是康拉德的继承者”,揭示出两者在殖民/后殖民文学历史上各自的价值和地位。  相似文献   
5.
菲利普·罗斯是美国当代著名作家.我国学术界对罗斯的介绍和研究主要从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开始,并且至今比较零散,主要是介绍性的文章、翻译作品和研究综述,但相关研究成果与罗斯创作的数量和质量应具有的研究程度无法相提并论.罗斯的创作体裁很丰富,包括剧本、舞台剧、文论等,因此,罗斯研究还有很广阔的研究空间.  相似文献   
6.
◆414.3万贫困人口饮水安全保障水平巩固提升◆2020年底全省有效灌溉面积4431万亩,有力保障了粮食产量稳定在700亿斤高位◆都江堰灌区灌溉面积从新中国成立时的282.6万亩增加到2020年的1000多万亩历代善治蜀者,均以治水为重。建党以来,全省“兴水利、除水害、护水源、保生态”,为巴蜀大地农业农村实现历史性跨越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水惠民生:农民饮水从“喝水难”到“喝好水”“民以食为天,食以水为先”。由于供水工程缺乏,饮水一直是农村群众面临的“老大难”问题,农村饮用水源多以雨水、地表水、山泉水为主,长期靠“肩挑背扛”“望天吃水”,水量不足、水质不好等问题突出,严重制约群众生活,危害群众健康。聚焦饮水这一最基本的民生,全省广泛开展打水井、建水池、修水窖建设,于20世纪50-70年代修建了大量小型水库、塘坝等水源工程,蓄水能力、群众取水便利程度大大提升。  相似文献   
7.
美国犹太作家菲利普·罗斯文学世界的流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战后美国犹太小说几乎感应了整个社会的脉搏。题材的多样性和深刻性涉及到社会的每一个角落。作为一个特殊群体的作家群,无论他们对自己的犹太身份持何种态度,他们在自己的作品中,或多或少会流露出双重文化对自己的影响。犹太文化根深蒂固的向心力与西方(美国)传统潜移默化的渲染,在他们身上迸出巨大的生命力量,这种文化的骚动与融合,造成了兼收并蓄、缤纷多彩的文学奇观。索尔·贝娄如何由开始时对犹太文化的背离最终又走向回归;辛格强调犹太文化与现代社会的冲突;罗斯的小说关注犹太人在美国社会世俗化过程中的种种困惑。所有这些都从细枝末节中揭示了美国犹太人如何在各个方面与西方传统痛苦而又成功的嫁接。  相似文献   
8.
吴泽民  苏鑫 《现代交际》2014,(12):255-255
传统中医药院校的实验教学存在着培养理念落后、教学主体差异、项目内容陈旧等现实问题,与培养现代化高级中医药临床及科研人才的培养目标不适应。为了培养学生自主性学习的能力,提高学生动手操作技能,利用网络教学平台,尝试自主性实验教学成为改进实验教学效果的一种新方法。本团队以自主性实验教学为研究内容,从实验设计到实验结果分析以学生为主体,教师重在指导和修正,使学生通过一轮实验明确实验的全过程,并完成小组工作总结,培养学生科研思维和创新的研究精神。  相似文献   
9.
论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和健康人格的建构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大学生消极心理诱因主要包括学校归属感缺失及专业不适应、人际关系障碍、学习困难、经济困难及就业困难,而培养积极心理品质和健康人格的建构主要通过加强大学生的德育教育、心理健康教育、自我教育,增强人文意识,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方面实现。  相似文献   
10.
菲利普·罗斯是美国当代著名作家。我国学术界对罗斯的介绍和研究主要从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开始,并且至今比较零散,主要是介绍性的文章、翻译作品和研究综述,但相关研究成果与罗斯创作的数量和质量应具有的研究程度无法相提并论。罗斯的创作体裁很丰富,包括剧本、舞台剧、文论等,因此,罗斯研究还有很广阔的研究空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