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理论方法论   2篇
综合类   8篇
  2021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1.
在我国 ,学生学了好多年英语 ,却不能跟外国人进行简单的英语交流。以至于李岚清副总理也不得不说 :“中国的外语教学 ,费时较多 ,收效较低。”那么 ,在我国 ,影响英语教学的不利因素有哪些 ?一、传统文化和社会环境的影响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 ,根深蒂固 ,有着强大的生命力和适应性。尽管她总的影响是积极的 ,但也带来了一些负面作用。其一 ,中国文化有着强烈的排斥异己性和拒绝任何剧烈变化的保守性。从外语学习的角度来看 ,既影响学习者的主动、自觉意识 ,也使得要对已确定下来的教学方式进行重大改革变得困难。其二 ,在传统文化的重压下…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对2002-2012年间我国高职高专翻译教材出版现状的统计分析,指出我国高职高专翻译教材发展的特点和不足.在此基础上,本研究阐释了“动态素材”的概念,论证了“动态素材”在翻译教学中的运用及其优势,建议运用“动态素材”弥补传统纸质版教材的诸多弊端,从而达到优化翻译教材,提升翻译教学质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苟丽梅 《社科纵横》2004,(4):182-183
本文从伍尔夫《墙上的斑点》中联想事物的象征意义分析了作者的三种思想内含 ,即革新思想 ,反战思想和超越现实、回归自然的思想 ,并进一步探讨了她的理想世界的象征意义。  相似文献   
4.
近代鲁迅直译策略受挫原因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翻译绝不仅仅是意义上的语言转换,某种翻译策略的认可接纳也绝非译者个人能力所能决定的,它要受到历史、社会、文化、政治、审美情趣、读者期待等多种因素的限制。本文以赫曼斯的翻译规范理论为基础,论证了近代鲁迅直译策略遭受冷遇的关键原因在于他违背了当时的翻译规范。  相似文献   
5.
浅析跨文化交际中中国文化缺失现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言和文化是紧密相连的,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同时也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二者不可分离。随着语言和文化的关系逐渐被人们所认识,对英语教学中导入"目的语文化"已达成共识。然而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人们过于强调对西方文化背景导入,却忽视了中国文化的导入,从而导致跨文化交际中中国文化缺失,使跨文化双向交际难以顺利实现。本文分析了跨文化交际中中国文化缺失现象的原因,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本文在分析翻译教学的性质和翻译教学目标的基础上,以美国著名教育家L.迪.芬克创建有意义的学习经历为依据,从优化课程设置和改革教学方法入手,探讨了我国翻译教学改革的途径.  相似文献   
7.
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目的语文化"导入已成为教学界的共识,但由于片面地灌输西方文化知识,中国传统文化缺失现象严重.在跨文化交际中,中国传统文化输出的"失语"也暴露出我国外语教学中"母语文化"内容的缺失.本文分析了 "母语文化"在实现外语教学目标、提高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及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方面所起的重要作用,呼吁在外语教学中不仅要重视目的语文化的导入,还要加强母语文化的传承,以弘扬民族文化,促进国际文化的传播.  相似文献   
8.
文章以两位编辑高克毅和宋淇在校订出版杨绛著作《干校六记》英译本期间与译者葛浩文、作者杨绛、读者刘绍铭、出版社社长唐纳德·埃尔古德之间的85封私人纸质通信为基础,回顾了从发起翻译该作品到译作出版的整个过程中编辑承担的职责及所作的贡献,揭示了编辑隐身译作背后被遗忘的现状,提出了编辑主体性这一长期被翻译学界忽视的议题,论证了正确认识、评估编辑主体性对译作海外出版传播的重要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9.
英语中有一种语言现象 ,即常常用无生命名词作句中的主语 ,构成无生命主语句。该句子往往具有非人称 ,即物称倾向 ,也可被称作无灵句。G ,lech和J ,Svartvik在《英语交际语法》一书中指出 :“Formalwrittenlan guageoftengoeswithanimpersonalstyle ;i.e .Oneinwhichthespeakerdoesnotreferdi rectlytohimselforhisreaders ,butavoidsthepronounsI ,you ,we.Someofth…  相似文献   
10.
《邱园记事》在伍尔夫小说创作中的艺术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苟丽梅 《社科纵横》2005,20(1):184-185
伍尔夫的小说《邱园记事》是伍尔夫小说从传统走向现代的过渡作品 ,既有传统小说的影子 ,又运用了“意识流”的创作方法。在这部小说中伍尔夫初次实践了她的现代小说的创作理念 ,并对以后她的意识流小说的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