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2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祭祀是一种重要的社会文化现象,是人类寻根拜祖的社会仪式。作为传统祭祀方式的延伸,网络祭祀出现于公元2000年。然而经过十一年的发展,这种祭祀方式仍未在公众中得到普及;在学术研究中,网络祭祀也同样缺乏关注。本文借用SWOT模式,分析网络祭祀的优点、缺陷、发展机会与威胁,多角度探求网络祭祀发展受困的根源,探寻网络祭祀突破发展瓶颈的进路。  相似文献   
2.
微博扩大了个体的符号应用范围,放大了人的符号本质,给予了自我两个方面的发展意义:一是符号内容增多,使得自我反思有了更多的内容基础,内在世界更加清晰。二是获取信息的渠道增多,外在世界更全面地向个体敞开,个体主观真实更逼近客观真实,外在世界更加澄明。同时,微博构建的"关注-被关注"社会关系结构让个体的主体性更强,个体对自我的符号世界和关系网络有了更大的主导权,人的自由度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