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1篇
综合类   4篇
  2014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经济全球化已成为不可抗拒的潮流和趋势。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它给中国文化带来新生的机遇,同时,它对中国文化提出严峻的挑战。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在21世纪要采取多种文化战略,齐头并进,从而构建有民族特色的中国现代文化。  相似文献   
2.
农村妇女的贫困与反贫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以福建省九个地市调查资料为主要依据,在对农村贫困妇女的基本生活状况作统计描述的基础上,力求用性别视角,深入分析农村妇女生存状态的贫困和网络资本贫困的现状与成因;提出建构融入性别视角的反贫困新思路.  相似文献   
3.
海峡西岸经济区农村青年人力资源开发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加强农村基础教育、发展农村职业技术教育、开展农村青年培训工作、健全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引导青年农民有序流动等多种措施,全面促进海峡西岸经济区农村青年人力资源的有效开发。  相似文献   
4.
构建农村和谐社会是当前的共同呼声。当前我国农村弱势群体问题是农村和谐社会构建中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在构建农村和谐社会的进程中,构建农村弱势群体多重支持网络,让农村弱势群体共享社会发展成果,不仅能增加社会公平、促进社会稳定,也有利于加快农村和谐社会构建的进程。  相似文献   
5.
急剧而深刻的社会转型导致中国农民心理的深刻变迁。一方面,农民表现出高度的调适性;另一方面,农民体验着深刻的冲突性。这种冲突性表现为农民的社会心理困境。转型时期农民的社会心理困境与社会转型的冲击、农民的素质、农村文化的“贫血”、传统文化的“穿透力”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通过发展农村经济、加强农村教育、丰富农村文化生活、加强农村社会保障等多种策略可以实现农民社会心理困境的顺利消解。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