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5篇
  2023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1.
对上博五《三德》中两处释文作进一步探讨,认为“而不,天乃降灾”中的“”当读作“期”,意为期约、约定;整句是说“如果有期约在前,但后来并没有严守期约,那么上天就会降下灾祸”。“已而不已,天乃降异”中的“已”当如字读,可训为“拒绝”;整句是说“如果先前拒绝了,而随后又改口答应,那么上天会降下灾异”。“凡飤饮无量詯(计),是谓滔皇”中的“滔皇”当即文献中的“滔天”,其中的“滔”当训为“怠慢、不尊重”;整句是说“如果饮食没有节制,这就是对上天不敬”。  相似文献   
2.
柯昌济先生是我国上世纪著名的甲骨金石学者,曾同容庚、商承祚、唐兰一起被王国维誉为中国当时古文字学研究中极具实力的"四少年"。柯氏早期甲骨文研究成果主要反映在《殷虚书契补释》一书中,此书由于印数较少且释字不多,未能引起足够的重视。本文在梳理《殷虚书契补释》一书基础上,试对柯氏在早期甲骨文研究方面的成就和不足稍做总结,望能为我们更为科学地评价柯氏在甲骨学史上的地位提供有益的材料。  相似文献   
3.
《悬泉汉简》中所记传舍设施“清倨”应为厕具,“清”是厕所的婉称,“倨”当读作“踞”,指伸足而臀坐。“清倨(踞)”是厕坑上面坐便用的台座,与悬泉置遗址高级传舍厕坑上的圆木方框相对应。这种装有木制台座的坐厕与保安山二号汉墓中的石制坐厕相类同,是汉代部分王侯、贵族及高官坐便习惯的反映。“清倨”在《悬泉汉简》中亦作“清踞”,出现在传舍检查记录中,说明这种厕具是当时此类传舍的常规设施。未配备厕所的普通传舍,住客白天可以利用置内公厕,晚上起夜则可能会用到“虎子”“行清”等小型可移动便器,也能较好地解决如厕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信阳长台关1号楚墓遣策所记"乐人之器"是研究我国古代音乐的宝贵材料,自刊布以来,虽经学者多方研究,仍有一些难字未能释出. 经过重新考察发现,本段简文首句"一 (肆)坐歬(栈)钟"之"坐"字不应理解为量词,当训作跪坐,整句是指墓中出土的一架跪坐演奏的编钟;"二 瑟,一壴瑟"中的两个"瑟"字可据残画补出,所记应为该墓所出两张大瑟和一张小型彩绘锦瑟;"三厀(漆)瑟 (梡)"当连读为一句,其中的" "应读作"梡",指演奏时垫于瑟首下面的瑟座,因与放置物品的俎相类,故亦名为"梡". "一壴(翇)"中的"壴"字原误释作"良",今改释作"壴",应与前面"一壴瑟"之"壴"用法相同,但其具体涵义仍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5.
简省和羡余是文字发展过程中一个较为普遍的现象,纳西东巴文虽属较为原始的古文字系统,但同样存在这两种情况,本文拟把纳西东巴文中简省和羡余作一分类描述,初步归纳出导致纳西东巴文简省和羡余的特点和原因,为纳西东巴文及普通文字学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