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1篇
民族学   3篇
丛书文集   12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6篇
  2023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2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甘州回鹘与曹氏归义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甘州回鹘和沙州曹氏归义军的关系问题,一直是西北史学界讨论较多的一个课题,原因。是除了史籍记载之处,敦煌文书提供了丰富的信息。然而,由于条件的限制,许多文章在利用敦煌写本时,用的仍然是挖宝式的方法,即仅就一件件文书加以阐发,而未考虑判定一件文书的年代所需解释的各个方面,如文书中的人物、官称乃至字词的含义等等,因此常常不能说明作者想要说明的问题。本文是在全面收集有关甘州回鹘的敦煌资料基础上,按照经过考证的写本年代,来从总体上探讨二者的关系问题。  相似文献   
2.
荣新江  朱丽双 《西域研究》2012,(2):1-13,142
前人在讨论于阗年代或王统世系时,根据中原正史记载和敦煌莫高窟画像与题名,对活跃于公元10世纪的于阗国王李圣天的事迹渐次有所表彰,但缺少系统和整体的认识。本文拟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我们最新的研究心得,大体按照时间顺序,对李圣天一生的事迹做一个总体的考察,包括其名字、称号、即位年代和所用年号、与敦煌的交往与和亲关系,遣使后晋与受封"大宝"等,希望大致描绘出他的历史全貌。  相似文献   
3.
一五代宋初,是中国历史上自三国以来又一个天下火乱的时期。中原地区,强藩林立,梁唐晋汉周五朝象走马灯似地改朝换代。宋初,中原虽然渐次统一,但契丹、党项又兴盛起来,在北方与宋朝相颉颃。西北地区,由于回鹘西迁,吐蕃衰乱以及沙州归义军势力的勃兴,使这一地区各民族势力的消长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甘州、西州是回鹘人的天下,沙州归义军先后由张、曹二氏掌权,于阗则是本地的尉迟氏执政。此外,还有一些部族如(?)末、退浑,龙家、仲云等游移共间。虽然分裂割据的局面有碍于各民族间的交往,但文化的传播却是无法割断的。本文主要利用在敦煌保存下来的文献和绘画材料,探讨当时中原与西北地区的文化交往,以及由五台山文殊崇拜表现出来的当时中原和西北文化交往的形式和特点。  相似文献   
4.
大安国寺由玄宗的父亲睿宗舍宅而立,在开元时期(713-741)汇集了各种学派的僧侣,成为长安最为重要的皇家寺院.俄藏《开元廿九年(741)授戒牒》表明,开元二十九年二月,大安国寺僧人释道建曾经受命来沙州主持授戒仪式,并宣讲唐玄宗刚刚编纂完毕的《御注金刚经》以及《法华经》、《梵网经》.此举为长安佛教与敦煌佛教之间搭建起一座桥梁,通过两地的联系,长安新的佛典、画样、艺文等都传人敦煌,给敦煌佛教文化增添了光彩.这件文书也为我们探讨长安与敦煌的关系问题留下了更多想象的空间.  相似文献   
5.
上古于阗的塞种居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在新疆的塔里木盆地边缘地区和甘肃敦煌,随同多种古代语言文字的文书和文献之发现,也找到了属于中期伊朗语东支的塞语文书和文献。根据出土情况,塞语文书和文献可分为四群,即:今和田地区以及东至安得悦(Endere)诸遗址出土者,敦煌莫高窟藏经洞发现者,十九世纪八十年代末到本世纪初由驻喀什的英国总领事马继业(C.Macartney)、俄国总领事彼得罗夫斯基(Petrovsky)等人在当地通过购买等途径多方搜求的收集品,塔里木盆地其他地点的少量出土品。这些文书和文献在年代上绝大多数属于七至十世纪,在内容上绝大多数属于佛教典籍。这些塞语文书和文献的出土及其以后解读的成功揭示了如下已被湮没的史实:  相似文献   
6.
森安孝夫著《回鹘摩尼教史之研究》评介荣新江1991年8月出版的《大阪大学文学部纪要》第31.32合并号,发表了森安孝夫氏的新著《回鹘摩尼教史之研究》,其副标题为"一些摩尼教资料及其历史背景之研究"(1)本书主体由三章组成,其所涉及的回鹘史和摩尼教问题...  相似文献   
7.
一敦煌出土的文书中有许多珍贵的于阗史料。这些有关于阗的史料可以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于阗语写的各种文书。在整理和研究于阗语文书方面,贝利(H.W.Bailey)做了奠基的工作。德莱斯顿(M.J.Dresden)编有《于阗塞语写本草目》(1),我们以这份目录的部分内容为基础,编纂了《巴黎国立图书馆所藏敦煌于阗语写卷目录初稿》,将刊于《敦煌吐鲁番文献研究论集》第四辑。另一部分是敦煌汉、藏文写本中有关于阗  相似文献   
8.
本文根据近年来考古新发现和粟特文资料的新解读成果, 对粟特人在怛逻斯、碎叶、弓月、勃律、渴槃陀、于阗、楼兰、龟兹、焉耆、高昌等地留下的遗迹做了仔细的勾稽和讨论, 指出不论是北方草原路上的弓月, 还是南向印度的洪札河谷, 不论是葱岭高原上的渴槃陀, 还是塔里木盆地中的神山堡, 都成为粟特人的商贸点、货物集散地甚至聚居地。粟特商人并不总是由西向东兴贩宝石香料, 他们也以长安、武威等中原城市为基地, 由东向西运转金银丝绢, 然而不论向东还是向西, 上述西域王国的城镇必然成为粟特人的中间站, 同时也从丝路贸易中获取到丰厚的利益。  相似文献   
9.
于阗位于塔里木盆地南沿,地当丝绸之路南道交通要冲。从汉武帝(前140--前87年在位)时初见记载到公元十一世纪初灭于黑汗王朝止,尉迟(Visa)氏一直统治着这个地区,并和中原王朝保持着密切联系。尉迟氏治下的于阗在传播佛教、促进东西文化交流上起过巨大作用,研究这个地区的历史富有科学旨趣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唐开元二十九年西州天山县南平乡籍》残卷研究荣新江小引:1988年,因编辑《敦煌吐鲁番文献研究论集》第5辑中的《北京大学图书馆藏敦煌遗书目》一文,承张玉范女史的好意,我有机会抄录了北大图书馆所藏属于同组的三件唐人户籍残片及背面文字,但当时未暇详考。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