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1篇
综合类   5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的问题范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问题范式”内含于“哲学范式”中,是哲学范式的一个研究取向和重要内容。问题范式内涵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范式和创新之间的实现路径。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首先是如何增强问题意识,问答逻辑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的重要逻辑基础,问题表征创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出场路径。在问题范式视野下,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路径上进一步分化,出现了“比较对话”、“语境回归”、“问题研究”和“形态重建”等各具特色的研究取向,不断开拓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的问题域视野。  相似文献   
2.
大学市场化使高等教育成为由相互竞争的供应者提供的商品,教育服务按质论价。准市场化制度环境下,高等教育出现了稀缺性、竞争、认知、选择等制度变迁的基本动因。高校要转变制度观念,增强市场适应能力,健全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3.
现象学“面向事实本身”的方法论原则在教育领域的运用,要求把教育视为一个意义结构和生命历程。教育现象学力图克服传统教育的知识论倾向,通过去蔽揭示存在的本真意义,从而促进人主观精神的生长。现象学所提出的“看教育”是在生活体验中展开的,并通过改变对人的理解方式为教育发展提供新的立足点。现象学从认识论-存在论-实践论的理论演进,彰显了教育事实显现的逻各斯,确立了教育的实践旨趣。  相似文献   
4.
关于创新方法论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创新方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实践转向的产物和体现 ,创新方法在社会历史领域的应用真正实现了实践主体自觉能动地推动社会历史的发展。创新起源于“诧异” ,根植于人的“自由而自觉的创造本性”之中 ,是实践思维方式的必然要求和重要表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转向和实践思维方式的创立 ,实现了人类对创新方法的自觉能动的把握 ,从而克服了形而上学思维方式的片面性 ,为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提供了科学的方法论依据 ,这也是从哲学方法论的角度探讨创新的意义所在。在实际生活中应用创新方法必须坚持继承与创新相结合、坚持实事求是、坚持外在创新与内在创新相结合的原则。  相似文献   
5.
问题范式与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问题范式”内含于“哲学范式”之中,它以提问方式展现研究者的致思路径,通过对时代问题的总结归纳从不同视角表达哲学范式及范式转换的主旨。本文从问题意识、问答逻辑、问题表征和问题域等方面展开对问题范式内涵进行分析,探讨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6.
从新制度经济学的核心概念"制度"出发,以方法论的个人主义作为分析的指导思想,对美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的制度安排中的几个关系及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等问题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